等待处理…

《我咋光想哭》一文发表后,引起读者强烈反响,纷纷来电来信谈看法,认为……

不合理收费限制了需求发展

2023年10月27日

本报5月25日《我咋光想哭》一文刊出后,在读者中反响强烈,纷纷打来电话,有的还亲自来报社找记者,要诉一诉肚子里的委屈和苦水。

东郊某纺织企业的一位职工打来电话说:陕工报不愧是咱们工人的报纸,《我咋光想哭》的报道,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们两口子都在工厂上班,每月薪水加起来千把元,上有老下有小,除去生活费,所剩无几了,为集资建房,东拉西凑,才将第一次钱交了。我算了一下,一套房意味着要预先支付差不多相当终其一生的积蓄。天哪!难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一套房!更何况在买房的同时又被转嫁15%的不合理摊派!

暮色人高楼,有人楼上愁——一个被“套牢”的房产公司老板对记者说:“假如市场还没有转机,“我就从这高层往下跳,”我不跳,银行也要推我跳”。他指了一下眼下的一排商品房说:在建房时各种收费项目多达115项,摊人每平米约300—500元,打入成本中销售时,就出现了一方面老百姓买不起,说房价高,一方面大量楼房空置,资金无法抽回,使人们的消费期望受到限制。政府提倡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房产业本应是领头的,如果去掉摊派和变相的收费,老百姓期望中的购房价完全可以实现。但是它有赖于政府的决心与管理力度啊!

一位退休的大学老教师说:我多年搞价格研究,拿住房来说,据数字表明,北京市房价平均每平方米高达6375元,这一“天价”直逼纽约,东京。据说房价构成中40%是政府的地价税费,而且是将70年地价一次性打人。对此,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曾坦言:“对我们这些快70多岁的人来说,还能占有70年的土地吗?这分明是限制消费的老政策在作怪!”

出租司机张先生说:《我咋光想哭》的文章只涉及了在企业集资建房中变相收费的不合理现象,希望报纸也反映一下在汽车行业的诸多不太合理的收费。譬如,购车的附加费,这是多少年以前针对集团购车定下的限制消费政策,现在汽车已经走向家庭,个人购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百分之十的购置附加费仍在实行。这合理吗?再如,手机的收费、全国唯陕西每月要交10元的帮困扶贫基金。诸如此类,希望报纸给呼吁一下。(龙仁生)

上篇: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6/2000060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6/07/33938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