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惨剧:一名学习成绩不错的高中生,因无法忍受母亲的严格管理,终于失去理智杀死了母亲,在压抑中毁灭了自己。这件事又一次向社会敲响警钟:素质教育不要只喊在口上,更要落到实处。
虽然从年初到现在,国家、社会及学校都在为素质教育而努力,制定了一系列减负和加强素质教育的政策和对策,但现行的教学和考试体制使这些努力变得无济于事。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家长习惯用毕业升学率来评定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按分数线来录取考生,考试成为学校测试学生素质、严把教学质量关的方法和手段;分数成为体现学生价值、教师水平的象征和代表;学生则成为挣分的机器,整日如苦行僧一般,时刻在“学海无边苦作舟”中下苦功,岂不知孩子早已厌倦了这种学习生活。而家长面对学历至上的社会氛围,只得给孩子加负增压,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潮流。诸多原因使素质教育在家长那儿搁浅。然而透过表面现象,实质却是“应试”制度惹的祸。这是人人皆知,但又无人下决心改变的弊端。
近年来,山东恒台县实验小学探索素质教育的实践给人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学校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彻底改革,提出“进步就是100分”。学生有权独立表达个人看法并捍卫自己的见解。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次普通的书面作业。学生不仅在“蹦蹦跳跳”之类的项目上取得很多成果,而且考试成绩也比其它学校强得多,素质教育日显成效。如果其它学校也如该校一样,“提倡进步就是100分”,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具体教学中,素质教育才会大有希望。 (朱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