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担任内昆线红沙坪隧道施工的中铁一局集团三处一队,把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放在落实班组工料费承包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该队从1998年10月隧道开工到2000年4月主体贯通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
领料:从要多领到给多不要。为了把好材料关,队物资室在进行工料费承包前期,制定了每延米的消耗量交承包班组,对超耗部分按料费的100%扣款,节约按60%进行奖励。
用料:从超耗到节余。隧道刚开工时,由于缺乏成本意识,结果掘进70米,炸药、雷管等材料亏损近2万元。然而到了1999年4月份情况就发生了明显转变,月掘进了100米,炸药雷管等四项合计节约价值23348.8元。
收入:从人均600元到1200元。一队严格按照劳动定额标准进行承包管理,采用定员、定岗、定岗位职责、定岗位系数、定挂钩总额和挂钩标准的六定标准,有效地解决了承包落实难,工作责任心差以及出工不出力,人员难以安置的问题。 郭光明宋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