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文 战林 民翔
煤都铜川,真可谓是共和国的福地、宝地,短缺经济时代,这里的滚滚乌金流向共和国孱弱的躯体,支撑着共和国脉搏的跳跃,为国家摆脱经济困难的笼罩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曾经一度辉煌的铜川渐渐地退出了那昔日缤纷夺目的舞台,沉寂在黄土高原的千山万壑之中。
然而,具有光荣传统的铜川人民,并没有因失宠而丧志,为了使铜川早日走出困境,为了使铜川早日走向振兴,在省政府的支持下,在铜川人民的努力下,重建一个新铜川的梦想正在成真,一个完全意义的新铜川,一个崭新形象的新铜川,即将崛起于黄土高原,她将以自己全新的面貌,重现当年的辉煌和闪耀今天的风采。
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又为铜川新城的建设注入蓬勃的活力,西铜高速公路的开通和铜黄高速公路的即将开通,使铜川成为了连接西部桥头堡西安和陕北重化工能源基地这串项链上的一颗明珠。正当人们全力以赴建设新铜川之际,日前,新华社又发出电讯,向全世界宣布,在铜川又发现了贮量达1.2亿吨的整装优质煤田,这一喜讯意味着一度消声匿迹的铜川煤矿将再次重披金光,迎来她风姿绰约的灿烂明天。
在这块热土上,在这建设者的乐园上,活跃着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煤炭建筑施工铁军,它就是基地设在铜川市的陕西煤炭建设公司。这家成立于1954年的老牌国企隶属煤炭工业部,专业从事煤炭矿井建设、工业及民用建筑、铁路、高速公路、大Ⅱ型水利电力工程、大型桥梁涵洞、隧道、机电、锅炉安装等综合性工程施工及煤炭生产、水泥生产、机械加工,是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国有大型企业,全国煤炭系统十大建设公司之一。在它的麾下一万余名建设者近50年来,为铜川、为陕西、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韩福财为总经理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率领职工继承传统,深化改革使企业焕发出新生机,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去领略一下陕西煤建人的迷人风采……
上篇:铁军风采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施工力量强大,技术力量超群,机械化装备精良,这些年来,他们转战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奉行建设大厦,造福天下的信念,发扬“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遵循“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足迹遍布三秦大地,百里矿区,汗水洒到河北、山西、河南、宁夏、甘肃等地。面对这一战线拉得长、施工点分布广的特点,我们不可能一一去触及。世纪初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如约走进了该公司第一工程处第六项目部的施工现场,想采撷这个点上的一束故事,去折射和映照出整个陕西煤建的辉煌形象。
现年40岁的项目经理林振忠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位年龄不及公司历史大的中年汉子可说是陕西煤建的新一代传人,他1983年由西安西北建工学院毕业后就进入陕西煤建,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陕西的煤炭建设事业。他学土建,干煤建,可谓是科班出身的行家能手。他干过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队长、队长,铜川市国税局办公楼被陕西煤建中标后,他又被任命为项目经理,担纲这一代表铜川新形象建筑物的总指挥。可以说,这个项目的领缨受命,成为了已过不惑之年的林振忠展示个人才华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舞台。
林振忠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介绍了他所担负的这一项目的工程概况,这座在地平线上还没有成形的宏伟建筑物在他的口中,在他的心中,显然早已成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厦…
“铜川市国税办公楼位于铜川市新区的中心广场南侧,是体现新铜川现代化气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此,市政府对此工程的建设十分关注,要求从规划、设计、施工都要高起点、高档次、严要求,要以建一流工程,建样板工程的态度去搞好这项工程。铜川市国税局办公楼平面呈L型布局,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主楼十一层,两侧高六层七层,它错落有致的台阶型建筑风格具有时代的气息。它不仅外部造型美观,更突出的特点是功能齐全,结构新颖。这栋大楼局部有地下室,而且各层的层高、户型呈多元化,充分体现了现代人对建筑物人文理念的需求和理解。做为现代化的建筑设施,该楼中央空调、水电、通风、电话、电视、电梯、自动报警一应俱全,大楼外观亦雍荣华贵,装饰豪华,外墙采用铝扣板、磁砖、彩喷等现代装饰材料,地面根据位置和功能的需要,采用花岗石、防滑地砖、硬木地板等进行装修,门窗采用西飞最好的铝合金材料,大楼入口的圆弧部分墙面采用玻璃幕墙……
林振忠经理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这座现代化建筑的迷人风姿,他的绘声绘色,他的了若指掌,让我们感到了此刻他心中的那份自信和自豪,感到了他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和执著。
做为陕西煤建的一分子,做为陕西煤建的一部分,林振忠和他的第六项目部也有过昨日创业的辉煌,正是他们的努力,正是他们的创新,使第六项目部无愧于陕西煤建的这块牌子,使他们成为了陕西煤建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
林振忠不仅在建筑工程和矿山施工中有所建树,而且在桥梁工程中也深有造诣。在黄陵矿区和改河工程中,由他负责修建了四座公路桥,三座铁路桥,特别是在南川河128米的8孔16米跨铁路大桥的施工中,他带领同伴克服了地质情况异常复杂,交通十分不便,气候条件恶劣等多种困难,采用深基坑支护,砼带水作业、大吨位沉井、空心梁快速支模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使工程提前两个月竣工,并被质监站评为优良工程。
在林振忠的创业生涯中,他还负责完成了红石岩30万吨煤矿的所有地面的工业及民用建筑,参加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资17.3亿,年产420吨原煤的黄陵矿区建设,完成了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矿区综合办公楼、风井、压风机房、锅炉房,三万变电所绞车房污水处理厂和引水工程。在该办公楼施工中,他带领职工曾经创下了25天完成装修面积近万平方米的辉煌业绩,这包括:全矿区通讯中心、卫星接收站、动力配电、高档装修,其产值达200余万元。不但受到了上级单位的表扬和肯定,而且还受到了业主、监理公司、质监站及同行的一致好评,工程亦被评为“优良工程”。在420煤矿的引水工程5000立方米钢筋高位水池施工中,一次性浇注成功,获得了煤炭部部优工程。
在工作实践中,林振忠和他的项目部对工作认认真真,对事业兢兢业业,我们这里仅采撷三个镜头,由此来看看林振忠是如何抓管理、抓质量、抓进度的。
镜头一:一次,在铜川市国税局家属楼的施工现场,开发公司一行几个领导到工地检查工作,其中一位领导干部没有系好安全帽的带子,林振忠很客气地走上前去,“王主任,为了您的安全,请将帽带系好。”这位领导环视了一下工地上的工人全戴着安全帽关按要求系好带子,工地管理人员个个挂牌上岗,劳保安全护具佩戴齐全,很风趣地说:“林经理,你的管理真可谓是滴水不漏呀!”
镜头二:还是发生在国税局住宅楼的故事。不过这是在验收过程中出现的一幕。当验收人员走到第一个楼梯口时,工地管理人员打开一个鞋箱,很有礼貌地请来者换上拖鞋人内,见此情景,检查人员先是一愣,随后向里面望去,只见地面光滑如镜,一尘不染,当一行人穿着拖鞋进入大楼时,洁净的楼梯踏步,阴、阳角方整、顺直,墙面洁白无暇,检查人员折服了,大家都说:“林振忠把工作做到家了!”
镜头三:接着上面的故事说。既然林振忠把工作做到这份上了,难道就查不出问题吗?市质监站的工作人员先是对每个房间的平面对角线和立面对角线的误差进行了检查,结果误差没超过3mm,合格。随后又拿出反光镜检查了三个门扇的顶面和底面,结果全部刷有油漆,留有排气孔,没得挑。再又到橱房,拿出白手帕在案板下的阴角处连擦数下,仍然一尘不染,工作人员折服了:“这活做得真细……”。
这事就是林振忠和他的项目部干的,从这点滴之中映衬出的,就是这支煤建铁军的风采,他们不仅可以热火朝天的大干快干,而且也可以精益求精的粗中有细。
中篇:市场弄潮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是老牌国企,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是如何去适应,去竞争,去立足,去取胜的呢?
还从第一工程处和第六项目部去说。
第一工程处处长詹保义面对市场激烈地竞争,曾讲过这样一段话:“面对诸多的荣誉,只能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财富;面对市场的挑战,我们只有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力度,严把质量关,以真诚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做到建一个工程,竖一座丰碑、繁荣一方经济,交一方朋友,为地方驱逐荒凉,留下繁华,也留下煤建人的业绩与豪情。”
从詹保义处长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清醒的,荣誉的花环已成往昔,今日创业与生存是需要自身不断去努力的。第一工程处拥有职工2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主要机械设备304台(套),资质等级为建筑行业二级施工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及公路、铁路、桥梁、涵洞、隧道和锅炉安装、各种管道安装、防腐、施工兼设计与一体的专业施工企业。
近五十年来,第一工程处依靠广大职工和丰富的施工经验、严格的科学管理,过硬的技术水准、完善的检测手段,优质的施工质量,在华夏大地上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主动出击,锐意改革,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创优良工程多项,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重合同,守信誉”单位。他们不仅在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屡建奇功,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也收到了良好效果,企业被命名为文明单位,并被评为建筑资信AAA级企业。
背靠这样的后盾做依托,林振忠和他的第六项目部除了感到自豪和骄傲外,肩上更重的担子是要为它增光添彩。
走进陕西煤建一处第六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和办公区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卫生,有条不紊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消防的井然有序,轰轰烈烈的施工现场立刻会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工地上飘扬的彩旗和醒目的宣传标语,办公室窗明几净的环境和一簇簇绿树红花,都给人一种现代企业注重文明生产,科学管理,严格要求,节奏明快的感觉。在与领导的交谈和与职工座谈的过程,那种客观上的认识又溶进了许多主观上的了解,对第六项目部强劲实力和崭新形象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采访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份资料,林振忠经理告诉我们,这上面的东西是我们项目部内增实力、外树形象的核心,也是我们为适应市场经济,加强内部管理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
为保证省级文明工地和省级优良工程的目标得以实现,特制定如下目标管理办法:“七净”。即1、运输道路干净;2、水泥库、厕所干净;3、机具车辆干净;4、搅拌区域干净;5、成品完好洁净;6、班组操作面干净;7、办公室、更衣室、宿舍、食堂、餐厅卫生洁净。“八制”即1、项目经理负责制;2、机具进场验收制;5、限额领料制;6、日战日清制;7、预警拨工制;8、工地每日检查验收制。“十不准”即1、严格按图纸施工,不准随意更改;2、每一分项工程进行班前书面交底,不准无交底施工,交底人与被交底人不签字不准施工;3、各分项工程必须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不达到优良工程标准的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4、主要隐蔽工程施工时,技术负责人,工长必须现场监督,不准随意离开;5、材料,器具不经技术负责人鉴定,签字不准进入工地使用;6、砂子、碎石不冲洗过筛,回填土不过筛的不准使用;7、水泥、钢材、砌块等建材未经化验或复试的不准使用;8、不按配合比严格进行计量的不准施工;9、不准在绑扎好的钢筋上行走或推车;10、不准违反操作规程,不按相应劳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的人员不准进入相应的现场。“五不养”即1、不养闲人;2、不养懒人;3、不养无一技之长的人;4、不养拨弄事非的人;5、不养不忠于企业的人。
上述的“七净”、“八制”、“十不准”、“五不养”,严不严?真严!细不细?够细!灵不灵?林振忠如此作答:通过在铜川市国税局住宅楼项目管理上运用的实践证明:以上逐条均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无论从进度、投资、质量三大控制的任何一方面来讲,只要认真执行就会无往而不胜,就能增加企业的实力和知名度,就能给企业带来活力和经济效益。
第六项目部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没有讲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过高的口号,他们只是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做好手头的第一件事,他们却成功了。在铜川现有的两项工程全部获得省级文明工地、省级优良工程。
该篇结束之际,仍引用林振忠在一次发言中的原文,因为他的话既实在又富哲理,我们一起来看看:“我想每个施工单位和项目部如果不想在当前这种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改革大潮中落伍,不为失去机遇而遗憾,首先要勇于做改革的‘弄潮儿’,只有具备这种精神状态,才能无私无畏,不避风险迎着困难上;敢于从实际出发,敢想、敢闯、敢干、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如果怕冒风险而裹足不前,就会坐失良机,被改革的大潮淘汰。只有在大胆的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干对了,继续坚持下去,干错了,抓紧改正纠错,才能迈开大步,使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
下篇:管理一流
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其管理水平的优劣。一流的管理不但可以造就一流的企业,而且也可以创造一流的业绩和造就一流的职工队伍。
我们远处不讲,就以第六项目部竞标铜川市国税局大楼成功之后他们在管理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就足以显示林振忠的管理才能和第六项目部的管理水平了。
当第六项目部拿到这一工程后,林振忠和他的施工队伍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立即组织精兵强将进入工地,并根据甲方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和严格的管理措施,争取将工地创建为文明样板工地,将工程建成省级优良工程。
为了实现名牌创优的奋斗目标,林振忠在开工之初就重点强调了三大措施的落实。作为工地的主要领导人和项目经理,他认真地审阅图纸,坚决贯彻按图施工的原则。在分别组织土建、设备、机械施工图纸交底的基础上,还组织各方面图纸共同会审,以解决图纸错漏及交接部分的矛盾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以及材料代用问题。
在三大措施的落实上,项目部达成共识:要以质量和速度取胜,质量和速度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施工中既要强调速度,又要保证质量。所以,他们完善落实了质量管理体系,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与此同时,他们还加强对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的教育,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技术交底工作,主要技术问题及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由总工程师组织交底,如果上一道工序技术质量出现问题,下一道工序严禁进行。成立现场测量小组,技术人员亲自参加,特别是建筑坐标位置,轴线及水准点等重要标位,项目经理亲自复查,做到万无一失,误差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以内。
建立操作岗位责任制。主要工种实行挂牌制,按工艺卡施工。在梁、柱接头焊接前,必须进行焊接试验,合格者才允许持证上岗;对于砼浇注,要根据工程的需要提前申请砂浆和砼的配合比,开盘前做好分盘交底,并对磅秤及配合比进行校核;对于钢材、水泥使用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所有钢材在质量证明书之外还要求有试验单,进人工地还要进行复试,对不同厂别标号水泥及时进行性能试验,鉴定标号;并且强调了加强技术档案材料的管理,以备工程交验时做为依据查阅。
加强安全产生的管理。建筑安装事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尤为突出,他们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除坚持常年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外,还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防范措施,在工地四处悬挂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牌,及时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落实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的“四全”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他们三大措施得当,三十三条规定严密,取得了现场管理的成果,在铜川新区召开的质量安全座谈会上,国税局大楼项目多次受到管委会的表扬,为创造省级优良工程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铜川国税局大楼现场管理的经验很快被传播开来,铜川新区管委会主任高中印、铜川市常务副市长李荣杰等各级领导多次来施工现场都给予了他们较高的评价。省国税局主管基建的唐局长,计财处刘处长等有关领导也莅临施工现场,对陕西煤建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施工质量给予了肯定。
这就是林振忠抓管理抓出的效果,“以安全促生产,以质量求生存,以速度增效益,以效益树形象”,陕西煤建人在铜川市国税局大楼的施工中完成了这个良性循环光环的对接,林振忠这个被同事们称为“能人”的巧匠,在管理才能方面也显示出了他的过人之处。
谈到他的成功,林振忠谦虚的说:“之所以第六项目部能够取得成绩,是一处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是项目领导班子的鼎力合作,同时也是项目部全体职工努力拼搏的结果。”不错,一个人天大的本事,离开了这些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但我们相信,林振忠的成功和他自己多年刻苦工作,努力拼搏,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魅力和人格形象密不可分,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事业和大多数人的利益结合在了一起,那么他就一定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人,这一点,我们从林振忠的人和事上面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新世纪,西部大开发,双重机遇在等着陕西煤建人以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辉煌,林振忠和他的伙伴们也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崇高的事业中去,世纪的召唤,西部的等待将给他们以信心、力量。陕西煤建,再竞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