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在当今这个名片乱飞的年代,许多人也许未曾料到,它可能会被某位“有心人”挪作它用,以致给你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小高是西安一家金融单位的办事员。日前,涉嫌“嫖娼”受到了公安部门的传讯,原来是一名游荡女青年“举报”了他,她提供的证据,则是小高与之“幽会”后,送给她的一张名片。经公安部门查明以后,小高才想起去年在公共汽车上,邂逅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下车时,急于上班的小高,向前往火车站赶车的老同学及其“同行者”奉送了名片。前不久,那位“同行者”遇上了游荡女青年,就冒充小高与之厮混。直至游荡女青年被公安部门“抓获”,才端出了“同行者”假冒小高之事。
广东南江家电公司驻西安办事处业务员赵南,在一家经销公司举办的元旦联谊会上,赵南有幸被奉为座上宾。当主人热情地向来宾介绍赵南时,急于拓宽市场,此时又受宠若惊的他,把名片一一向“朋友们”奉送。得知赵南下午要去一家公司取货,席上一位“宾客”酒性大发,频频猜拳举杯,把赵南灌了个烂醉。下午, “宾客”“雇人、雇车”前往取货。这家公司早晨接到赵南单位的通知,此行又有员工“赵南”递上的名片为凭,就把货物悉数发放。 “东窗事发”,公安部门拘传赵南后,依据他近期发放出去的300余份名片为线索,费尽周折才将“诈骗者”捉拿归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交往的增加,名片将会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有。但是,随意、不加思索地将名片送给那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人手中,其做法是值得斟酌的。为了对自己负责,奉送名片时,有必要通过观察了解,获得一定的印象和初步信任以后,再掏出自己的名片,合情合理的给对方留下一份,这样,也许是最自然和稳妥不过的。 西安读者张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