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寻求主顾
本报讯 近日,随着省内各高校的陆续放假,西安市小寨、西门、钟楼等处出现了一些聚集街头寻找“家教”主顾的大学生。由于缺乏正规的中介渠道,大学生们只好在来往人群较多的马路边、居民小区盲目地等待着,这样不仅影响了正常交通秩序,而且会因为与主顾商谈的随意性,给今后的家教工作留下不少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大学生和孩子家长双方的合法权益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利用暑假寻找一些临时性的工作进行勤工俭学,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学生的明确选择。因为他们既需要用赚来的钱来补贴学习和生活上的开销,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增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生谋求的各种短期工作中, “家教”以工作时间短、报酬较高而颇受青睐,而学生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日益重视,也加大了社会对这一工作的需求。西安市南郊有陕西师大、西安外院、陕西财院等多家高校,所以在小寨什字周围自发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家教”市场;而西门外护城河旁的“家教”市场则以西北大学、西工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为主。他们或在马路边、或在自行车上放一块“家教”字样的牌子,然后三五成群地站在路边,等待孩子家长的光临。7月9日,记者在钟楼开元商城门口看到了一位陕西师大的三年级学生,他身旁的自行车上有一块写着“家教”字样的牌子,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到中介机构登记,他面带难色地说:“现在一些中介机构的管理实在太混乱,我曾到两家在学校贴广告的中介机构登记过,可是交了10元钱的登记费后,再也杳无音信。我多次去找,他们都以各种理由进行推拖,到这里来实属无奈之举。”由此看来,有关管理机关应该与各高校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家教”工作能早日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本报记者田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