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让心永远贴着职工

——原耀县水泥厂工会副主席樊定涛访谈录

2023年10月26日

近日陕西省总工会在庆祝省工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授予从事工会工作30年以上的374名同志以“老工会工作者”荣誉证书。当这些老工会工作者手捧着鲜红的荣誉证书时,他们几十年走过的路历历在目,他们为自己走过的路而自豪,更为一代一代成长起来的优秀工会干部而骄傲。

为了解当时他们的工作,我们访问了原耀县水泥厂工会副主席樊定涛。他从1962年从事工会工作到退休,干了30多年的工会工作。谈到往事,樊定涛就像说昨天的事:

“我原在西北局给首长做勤务工作。1958年听说耀县要建一座亚洲最大的水泥厂,便毅然告别了首长,参加耀县厂建设,1962年调厂工会。当时工会除一位主席外,只有我和另一位女同志,她负责工会组织工作,我负责劳保、宣传、文体,实际上则是有什么任务干什么。当时我们办了一份油印小报,叫《红旗手报》,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挺进报》。这份报是一周一期,有时是4天一期,全部利用下班之后的业余时间。我负责刻钢板,每次都要刻到深夜3点多,印报时报头要套红,很费时间,每次印完报基本上都到了凌晨5点钟,索性就不睡了,等人们早晨上班,我们已经把报发到了每个车间和办公室。当时没有什么加班费和奖金,可是我们干得非常起劲,没有任何怨言。”

“在工会工作这么多年,我有个体会,就是工会要为职工所想。职工为什么把工会称职工之家,这是对工会的信任,特别是在职工遇到难事的时候。那时候,我家经常在深更半夜被敲开,我是二话不说穿上衣服就跟着来人走,有时是给去世的职工穿衣、理发整容,什么都干。这看起来都是小事,却体现了党的温暖,企业的关怀。记得1981年的夏天,陕西地区下了四五十天雨,厂里家住农村的职工60%以上房屋漏雨,有的房屋倒塌。厂里成立了以工会为主体(包括行政部门)的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用了70多天,行程3000多公里,走访了西安、咸阳、宝鸡、兴平、长安、富平、蒲城等十多个市县的216名职工家庭。当我们来到烧成车间工人刘学平家时,看到一家几口人挤在一间六平方米的房子,雨水嘀哒嘀哒掉在地上、炕上,地上坑坑洼洼处积满了水,没有落脚的地方。我们同行政商量帮助这位老工人解决了困难。家住宝鸡市的青工小梁,父子俩正呆呆地望着倒塌的房子发怔,突然小梁看到我们,惊喜地叫了起来。当时水泥、木材很奇缺,我们同宝鸡建材局联系,为小梁解决了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小梁的父亲说: ‘做梦也没想到你们跑这么远来帮我家度难关!’

从那以后,厂里的凝聚力大增,职工们干起活来劲头十足。

工会工作,看起来比较琐碎,婆婆妈妈。但是在那个时期,这种“婆婆妈妈”的工会工作,却是党组织和企业行政联系职工很好的桥梁和纽带。实践证明,工会工作不论是过去的“婆婆妈妈”,还是现在的制变化、规范化,只要我们的心系着职工群众,工会就永远能起到“桥梁”和“纽带” 的作用。”

(杨令青 苏盛柱)

上篇:我省红富士苹果酷暑实现出口梦想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7/2000071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7/14/3324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