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远离政治的蒋家后人

2023年10月26日

锦鸣

蒋家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族之一,第一代的蒋介石、第二代的蒋经国都曾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但是,岁月沧桑,世道无常,这个曾盛极一时的政治家庭,非但没有了昔日的荣华富贵,相反却零落到子孙不全,第三代嫡系纷纷英年早逝,如今的蒋家是一门7寡和年幼的第四代,其中的人世沧桑、悲欢离合确实让人唏嘘!

蒋纬国的夫人和儿子

蒋纬国的夫人丘如雪从辈分讲她虽属第二代,但年龄并不大。过去她总是躲在蒋家重重的帷幕之后,不愿抛头露面,这样一来,令她更添几分神秘。丘如雪的英文名字叫Ellen,媒体常称她为丘爱伦。丘如雪幼时经历坎坷,她的母亲是德国人,生父是中国人,在二次大战中,丘如雪与母亲失散,随父亲留德,并由前国民党“中央信托局总局长”顾问丘秉敏抚养长大。1950年,丘秉敏把妻儿从香港接到台湾居住。来到台湾之后,他们的生活在当时还称得上富裕。1951年初,当台湾人还在打赤脚的时候,丘家每个星期四都可以听到由香港进口的交响乐唱片,而且还进行“音乐赏析”。丘如雪性格单纯而又沉静,喜欢读书和了解新鲜事物,和丘家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所以在丘家备受宠爱。

读大学的时候,她便认识了蒋纬国,从此她的命运便发生了巨大变化。1957年的一天,丘秉敏携丘如雪参加一个聚会。在舞会上,中德混血的丘如雪以她独特的美丽和高雅的气质,吸引了在场的所有来宾,蒋纬国对她更是“惊若天仙”,于是便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对于丘如雪与蒋纬国的恋爱,丘家成员纷纷反对,他们十分明白与蒋家沾上关系后的后果,何况蒋纬国比丘如雪整整大了18岁。为了把丘如雪与蒋纬国分开,丘父硬是把丘如雪送到日本读书,好让她冷静下来。但是,虽然她与蒋纬国相隔千里,蒋纬国依然发动猛烈的情书攻势,鸿雁传书,两年后丘如雪最终还是成为蒋家的媳妇。

丘如雪婚后像蒋家其他的媳妇一样,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台中宜宁中学旁边的小屋中陪伴蒋纬国的养母姚夫人。一直到1967年姚夫人去世了,所以她不但要照顾夫家,还要兼代母职,照顾她的弟妹。过去这些年,她不断往返于美台两地,一边要陪伴“老夫人”宋美龄,一边要照顾当时卧病在床的蒋纬国。因为她会说英语和标准的浙江话,所以宋美龄一直离不开她,她自己在美国工作生活的时间也多些,直到蒋纬国1997年病危,才又回到台湾。丘如雪是一个最不像官夫人的官夫人,她从来不在镁光灯下露面,喜欢过普通、平凡的日子。她经常出入幼儿院做义工,她从来不把“佣人”当“下人”看待。近年来,丘如雪在美国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靠着从小培养的鉴赏力和品位,在美国从事室内装璜设计工作。她赚的钱不多,但却能养活自己,并供给儿子上学。她喜欢这种“平民”生活,如果要她在蒋家媳妇与“自我”之间作一个选择,恐怕她宁愿选择自我。这也是她从蒋纬国身上得到的最大快乐,因为蒋纬国相当信任她,给了她自主的空间与宝贵的自由,以及一般蒋家人少有的“不拘束心”。蒋纬国的去世,使丘如雪终于卸下了蒋家的包袱,她从此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

蒋纬国夫妇只育有一子,起名孝刚,他是蒋纬国夫妇的骄傲。蒋纬国的原配石静宜曾怀孕9次,但都以流产而告终,最后一次还胎死腹中,间接地造成石静宜的早逝,丘如雪也是流产几次才生下蒋孝刚。对蒋孝刚而言,丘如雪是一个不一样的妈妈,她拼命地想把儿子拉离蒋家的圈子,尤其不愿蒋孝刚的几个大他好多的堂兄(蒋经国的三个儿子)与他接近,以免把他带坏。蒋介石生前曾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蒋孝刚送出国,否则以后一定会步他几个堂兄的后尘。丘如雪对此十分赞同,蒋介石一过世她就带儿子到美国读书。所幸的是,蒋孝刚十分争气,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并在美国从业。蒋纬国觉得自己一生被哥哥压着郁郁而不得其志,只有在儿子这项上胜过了蒋经国,令他觉得无比的骄傲和欣慰。蒋孝刚在父亲患病期间回到台湾就业,以便照顾父亲。他曾经还想过攻读政治,但是被母亲所严拒,丘如雪甚至对他说:“你想学政治?可以!除非你从我尸体上跨过去!”但是人们还是关注着这位蒋家的后人是否会继续迈向仕途。

蒋孝文的妻子和女儿

徐乃锦小名南茜(Nacy),生于1938年,是蒋家长孙媳,也是除宋美龄外,最常在媒体上露面的一位,这种自信和独立的性格在她幼年时就表露无遗。徐乃锦的母亲是德国人,中西合璧的她,鼻梁高挺,美貌出众。她有一个名声显赫的祖父,那就是反清英烈徐锡麟。徐乃锦的父亲徐学文是留德博士,在德国结识了徐乃锦的母亲徐曼丽,两人回国后在上海成亲。在台湾期间,徐学文曾担任樟脑局局长,为官清廉,为人内向耿直,颇为蒋经国欣赏。徐乃锦的母亲徐曼丽则热情好客,乐善好施,对女儿的影响很大。她后来之所以能顶住重重打击,尽心照顾婆家和服务社会,与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徐乃锦是蒋家媳妇中学历最高的一个。中学毕业后,她先到德国学德语,然后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攻读心理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又进入华盛顿天主教大学进修戏剧。她精通中、英、德、法四国语言,为后来在“女青会”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过徐的父亲并不希望女儿多上学,她这个博士父亲“封建思想”挺重,经常对女儿说:“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做什么?”但是这不仅没有终止徐乃锦的学习,反而激发了女儿凡事要强的个性。

在蒋孝文与徐乃锦的少年时期,蒋徐两家是邻居,两人两小无猜。后来他俩又在美国旧金山求学相遇,并且相爱。在徐乃锦升大二时,他们决定结婚,徐乃锦从此正式加入了“第一家庭”,那年她才22岁。经自由恋爱结婚的徐乃锦和蒋孝文,新婚之初,也和一般年轻夫妻一样,偶尔会斗气,有时她会向宋美龄诉苦,然而宋美龄却认为婚姻的协调女人要负的责任“应该是95%才对”!徐乃锦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不公平”,宋美龄则拍拍她的肩说:“谁告诉你人生是公平的?”而这句话几乎影响了她的一生。她自己也曾感叹,女人生来要比男人辛苦。

结婚不过10载,蒋孝文就因为遗传糖尿病外加酗酒而突然昏迷,记忆力受损,约略只有四五岁孩子的智商。徐乃锦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决定留在丈夫的身边,她说:“否则我会一生不安。”为了这个决定,徐乃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往后的日子里,甜蜜的爱情逐渐淡去,继之而来的是一份难以挥去的心痛。她不再依靠他,反而成为他的依靠,在蒋孝文18年的病榻生涯中,徐乃锦始终细心地呵护、照顾他。在她的努力下,蒋孝文的病情有了好转,蒋经国去世时,蒋孝文出现在父亲的灵堂前,当时的模样仍然不失英挺。但是,两年后命运之神再次给徐乃锦以重创,蒋孝文还是因喉癌不治而去世。

蒋家一次次的变故,让徐乃锦感到人生无常,但她必须独自面对未来的生活,徐乃锦将自己的很多精力投入到社会生活中。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蒋家媳妇不能工作的规矩自动取消,同时蒋孝文庞大的医药费也须自筹,所以徐乃锦从此开始正式扮演一个职业妇女的角色,自食其力。她辞去了“女青会”会长职务,转任理事长,然后与朋友合办“公元投资信托公司”。徐乃锦说,她自己并不真正缺钱,她只想活得有尊严,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从前没有机会试,现在可以试了,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蒋经国去世后,经常陪伴在蒋方良身边的只有徐乃锦;同时,她与蒋孝武、蒋孝勇妻小相处甚好,尤其在蒋经国逝世后,蒋家第三代打破过去的界线,开始形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于是,身为蒋家长媳的她便经常成为蒋家对外的代表。

蒋友梅是蒋孝文和徐乃锦唯一的女儿。在蒋友梅7岁的时候,蒋孝文就已患病,徐乃锦只能把她交给公婆照顾。蒋友梅高中毕业就送到英国去学习艺术,毕业后,母亲不让她回台,原因是怕回来后会再次掉入“特权”之中。结果,蒋友梅自己便在银行兼职,取得了剑桥大学的艺术博士学位。在公公、丈夫相继远离人世后,蒋友梅成了母亲心中最大的“人生瑰宝”,经常与母亲在电话中谈心,不过在岛内目前的政治气候下,她今后是否回台定居就不得而知了。

蒋孝武的夫人蔡惠媚

蔡惠媚是二公子蒋孝武的妻子,她是第一位嫁入“深宫”的台籍媳妇,也是蒋家最年轻的寡妇。与其他蒋家媳妇相比,她同“第一家庭”的关系不深,因此特有一种来自民间的清纯和质朴。

蔡惠媚的家世很好,是台中县清水的名门望族,在海运界颇具知名度。蔡惠媚在家中最小,清纯美丽,活泼可爱。1977年,18岁的蔡惠媚偶遇蒋孝武,蒋孝武对她一见钟情,但是蒋孝武的年纪足以做她的父亲,又是蒋家二公子,所以令她对蒋孝武的追求望而怯步。但是经过8年的爱情长跑,蒋孝武最终还是赢得芳心。

想做母亲是每一个女人的天性,但是蔡惠媚却没有自己的孩子,因为她把母爱都给了蒋孝武前妻的孩子友兰和友松。蔡惠媚婚前便是友兰和友松的家庭教师,对从老师到母亲的角色转换并不感到吃力,为了更好地照顾两个孩子,她婚前就决定自己不要孩子。这也是身为“第一家庭”媳妇的不幸,因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外界的关注,“后母”本来就难当,当蒋家孩子的“后母”就更加困难,稍不留神便会给人以口实。所幸的是,由于蔡惠媚和两个孩子相处得十分融洽。由于年龄相差不大,蔡惠媚和友兰、友松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代沟,他们会像朋友般在一起畅谈流行音乐、电影明星。

1991年7月,蒋孝武因心肌梗塞而突然病逝,这对年轻的蔡惠媚而言,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她除了拥有与蒋孝武共同度过的15年相知岁月外,几乎一无所有,娘家是她所惟一可以停靠的避风港。现在,蔡惠媚平日刻意避开新闻媒体的追踪采访,只有在每年公公与丈夫的祭日,才会陪同婆婆蒋方良短暂地露一下面。对于蒋家这位最年轻的媳妇而言,春天明媚的最后一缕阳光还未消逝,深秋的凄凉就已经提前降临。当她独自伫立在冬雨中的时候,是否也想过去寻找曾经失落的季节?

蒋孝勇的夫人方智怡

方智怡是三公子蒋孝勇的夫人,相较于其他两个妯娌,她的一生要算是比较幸运的。蒋孝勇在三兄弟中是最小的一个,他活泼伶俐,善解人意,深受父母和祖父母的庞爱。尽管也有公子哥的轻狂和任性,但同他的两个哥哥相比,蒋孝勇心思周密,城府甚深,十分像他的父亲蒋经国。所以在蒋经国晚年,许多事情都交给小儿子去做,蒋孝勇也因此落个“地下总统”的“雅号”。

方智怡生于1949年,她的父亲是前“国道高工局局长”方恩绪。方家有两儿两女,方智怡是最小的。方四小姐从小便出落得漂亮大方,蒋孝勇念陆军官校预备班的时候,一位中学同学在高中毕业后,想“出国”读书逃避兵役,于是很郑重地将女朋友托付给蒋孝勇代为“照顾”,这位女友就是方智怡。蒋孝勇对朋友的托付十分认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尽了最大努力”,很快就赢得了佳人的芳心。

1973年,方智怡嫁入蒋家,过着少奶奶的富贵生活。蒋孝勇把自己定位为“生意人”,台大毕业后出任过中兴公司总经理和电器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等职务,是蒋家第三代中最为富裕的一位。蒋孝勇向来以孝顺著称,但是方智怡凡事想着公婆的细心却令蒋孝勇也自叹弗如。蒋经国夫妇对这个儿媳妇非常满意,他们结婚10周年的时候,蒋经国还特意送方智怡一个礼物,以资鼓励。

1987年,方智怡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相夫教子的平淡日子让她开始感到有些厌倦。在蒋孝勇的支持下,方智怡在林森南路开办了一个“怡兴托儿所”,这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一方面也算是继承母亲的事业。开始的时候,来“怡兴”的孩子并不多,托儿所总是入不敷出。于是方智怡就在旁边又开了家“怡兴花苑”,希望能弥补托儿所的亏空。蒋孝勇对这个花店很有兴趣,只要有空,必定前往花苑“打工”。方智怡对托儿所倾注了相当的心力,她坚决不让蒋孝勇插手,同蒋家“划清界线”。为了显示“怡兴”没有享受特权,她主动向外界公布亏空的账目,澄清社会上的一些流言。在她的努力下,“怡兴”在台北市托儿所的评比中名列第二,生源也随之滚滚而来。

正当方智怡专心忙碌于她的事业的时候,蒋经国去世了,蒋家子孙突然失去荫庇,在工商界滚打多年的蒋孝勇自然是首当其冲。方智怡不得不告别她一手创建的“怡兴”,随夫举家迁往遥远的加拿大。在加拿大刚生活了5年,夫妇俩又为了孩子上学,举家迁到了旧金山。在国外生活的这段日子里,因为家里没有了佣人,方智怡不得不学着自己做家务事,简单的杂事还好,惟独烧菜总让她手足无措。幸好蒋孝勇“多才多艺”,烹饪缝补样样精通,尤其是烧菜最受两个孩子欢迎。然而侨居的日子极其平淡,几乎无事可做,于是,蒋孝勇便开始整理祖父和父亲的日记。方智怡则一边电话摇控台北“怡兴”的业务,一边帮丈夫整理文件。1995年5月,方智怡打破禁忌,陪父母前往祖国大陆观光,她除了观赏北京的历史文物之外,还专程到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考察少儿教育,并捐赠了一批幼教图书给中心。

1996年12月,蒋孝勇在与喉癌搏斗了多年之后,又匆匆地走了。在唱诗声中,方智怡低头轻吻丈夫的额头,然后用手环抱着丈夫的脖子,轻拍着他的脊背,此情此景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他们曾相约,来世仍要做夫妻。

1997年1月,方智怡一身黑衣带着三个儿子友柏、友常、友青,捧着丈夫的骨灰踏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美国大概已是她最后的故乡了。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7/19/33267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