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春秋时楚国的贵族,名子高,封于叶(今河南省叶县)。据汉刘向《新序·杂事五》记载:“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可见其爱龙之深。于是天龙十分感动,便下界到他家中做客。但没想到竟将叶公吓得“弃而远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原来叶公只是个喜欢墙上画的假龙,而并不敢见真龙的虚伪者。
对于这个成语故事,就连小学生们也可以将其讲得生动有趣。但它所揭示的哲理,却是意味无穷的。且不说是平民,就是有些有职有权者,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常常重蹈叶公的覆辙。
就拿西部大开发来说吧,作为我国西部的几个省市,从省级领导到乡镇领导,谁不在为当地大开发奔忙,谁不在为招商引资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谁不在期盼着有商客到本地投资办企业。可惜当“龙”真的来了时,有些人成了当代的“叶公”。因服务太差失去了上千万元投资,使宝鸡县到手的一个项目,最后落户到高陵县,就是其中一例。既然你宝鸡县这儿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那么我何必要在你这棵树上“吊死”呢?还不如到那打心眼里真喜欢“龙”的高陵县去办厂。这件事的教训是极深刻的。
时下,我省许多地方的政府机关,都出台了许多关于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但愿在具体实施中,要吸取宝鸡县的教训,向高陵县学习,不仅要喜欢“龙”而且还要善待“龙”
(赵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