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报纸上读到两则省一级领导亲自到群众中去体验民众疾苦的报道,读后十分感动。
在福州市,仅台江区就有600亩连片棚屋区未得到改造,致使数万人蜗居在四面透风的狭窄棚屋里。由于棚屋区多处于低洼地带,许多房屋整体倾斜、摇摇欲坠;有的是几代同堂,挤在一起,苦不堪言。于是,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带着有关部门的领导,于中午正热时来到市民所住的棚屋里,并对住户说:“此行的目的,就是在中午最热的时候来看大家,真正体验一下棚屋区群众的困难和疾苦。”经过省长这么一体验,这里居民的居住条件自然很快得到了改观。
广西壮族自治区书记曹伯纯带领部分干部来到南宁市远郊贫困乡江西镇同江村,白天帮农户栽香蕉,夜晚用自己带来的铺盖在农家打地铺。由于蚊帐中热如蒸笼,又不断有硕大的蜈蚣骚扰,众人难以入睡。但曹伯纯却对大家说:“正因为苦,我们才要体验,我们才时刻不会忘记这种苦,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千方百计改变这里的苦。”
郑板桥在一首诗里言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但难能可贵的是,习省长和曹书记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倾听来自民间的疾苦声,而是走出去,来到那些极需要帮助走出困境的贫苦群众中,亲自体验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心声,然后再决定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如果我们其他领导都能这样做,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就有望了。 (赵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