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千年的第一天,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非法录音制品专项斗争”的活动。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公安部、监察部、文化部、国家工商局《关于开展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管理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贩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专项行动的意见》,将七八九三个月确定为严打黄赌毒的集中时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据文化部的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统计,截止今年3月15日,共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602万余盘(张),查处违法经营点4000余家,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制品420万余张。表面看“黄”、“非”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正版音像制品销售、发行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近日笔者在西安西郊几家较大的文化音像市场进行暗访中所看到的听到的却不太令人乐观。
一天上午10:00,笔者来到老土门的团结南路批发市场,走上二楼的音像区一家音像门市部,门口一张小凳子上放着一个抽屉匣一样的盒子,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碟片。从表面上看印刷精美,乍一看似乎与正版的碟片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80%~90%都是盗版。也许是看的时间久了,老板问了一句:“想看哪类片子?”笔者问,有没有那一种片子?”老板摇了摇头,说:“现在上头查的紧,不敢卖。”笔者又问:“能不能给弄几张?”老板凑近我俩低声说:“两位可能还不知道,最近有关部门对音像市场查得紧不说,不时有电台报社的记者暗访,所以不得不格外小心。你们在这儿等着,我拿给你们看。”笔者看到老板走到靠近最里面墙的一个小柜子旁,从里面拿出一个黑色塑料袋,让笔者过去看。里面大概有二、三十张碟,碟的封面淫秽不堪,再看名字《不了情》、《鸡鸭大战》、《色狼传说》、《贴身性爱》、《肉体子弹》……就知道是人们常说的三级片无疑。笔者问:“现在有些碟片外观好像挺那个的,但实际上内容不符,不知你这些片子质量如何?”老板斩钉截铁地说:“片子质量没有问题,你回去看,有什么问题尽管拿来,我给你换。”同事在一旁接口道:“都是些外国片子,有没有港台的?”老板说:“这你就外行了,现在的年轻人都爱看外国的,香港的不好卖!”笔者搪塞道:“算了,我们再转转,买几张香港的吧!”就走了,惹的老板在身后一阵子嘟囔。
我们又走到另一家音像店。如同上家那样,老板又拿出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不仅有外国的,还有港台的。老板还向我们推荐一盒明令禁止的碟片,说不仅“内容过瘾”并且有保存的价值。我们提出买可以,但价钱太贵,并称别的摊位上10元就能买到四张。老板一听就有点生气的样子,说:“10元钱四张的,我也有。喏!就在那里,你要了,我给你拿几张。”边说边在盒子里熟练地一阵摆弄,拿出几张碟片来。笔者拿过来看了看封皮,说:“和一般的碟片也没有什么两样啊?”老板说:“是啊!但绝对是三级片,只不过是里面的镜头少一些而已。噢!里面竟还有这些名堂。笔者和同事交换了一下眼神,笔者小心地问:“既然不好那就算了。老板,有没有比三级更三级的?”老板一听就说:“你说的是顶级片……没有。”顿了一顿,说:“你要真的想要,咱落实好了,明天你俩过来,我从家里给你们拿。这种片子不比三级片,谁也不敢老放在身边的!”我们就佯装说定了:明天来拿。就离开了这个摊位。
我们在路边见到一个卖书的摊位,凑上前来翻阅。书刚翻过一页里面的错字就惨不忍睹;还有的把封面上的书名都印错了。笔者随手拿起一本《海堂情》翻了一下,里面竟然是彻头彻尾的性描写,还有几本,如《国外禁毁艳情小说选》《中国清代禁毁小说选》等无不充满了色情的内容。正在这时,来了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摊主热情地向他们推荐这几本书,说这本书有趣,有味道,比电子游戏还好玩;但两个学生最后没有买,笔者这才松了口气,暗骂这推主太缺德。
风声一紧,就消停一阵;风声一过,就又大行其道,文化音像市场似乎是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里面最重要的一原因是盗版成本低而带来的较高的经济利益。据最近的中央电视台介绍,盗版光盘其成本只不过是七、八角钱,有的甚至更低,但销售价最低也在几元钱,最贵的达到十五、二十几元,如此暴利,也是盗版者和销费者能长期存在的原因。
另外,正版音像制品出片慢、价格高,且难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时,也给盗版者以可乘之机。
扫黄打非,这是关乎一个民族千秋大业的事情,文化音像市场“黄”与“非”的泛滥,严重干扰了我国的正常的出版业,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严重侵蚀了广大青少年健康的肌体和心灵,大量青少年的犯罪都与“黄”与“非”有关,各种某体披露出的犯罪事实,令人触目惊心,如果这种态势再蔓延下去,则民族堪忧,国家堪忧,我们的前途更堪忧!
(马进亮候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