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面上有两种2000年日历,一种说法是7月11日初伏,中伏为20天;另一种说法是7月21日初伏,中伏为10天。到底孰是孰非,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
“三伏”共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根据我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若夏至或立秋当天是庚日,当天就算为夏至后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这里必须先讲清什么是庚日,庚日就是用天干和地支合起来纪日时,有天干第七位“庚”字的日子,比如:庚子日、庚辰日、庚申日等,由于天干有10个,地支12个,所以,每隔十天有一个庚日,每隔60天有一个相同的庚日,(例如:1985年1月1日和1985年3月2日都是庚子日)。庚日在一年中是不定位的。
由于今年6月21日是夏至,恰巧这一天又是一个庚日,所以,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就为6月21日,第三个庚日为7月11日。这样,2000年的初伏就应是7月11日,中伏是7月21日,今年中伏是20天。8月7日立秋,8月10日则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三伏就在这一天。
我们再看看1972年的日历:1972年夏至也是6月21日,但6月18日则是一个庚日(庚辰日),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8日(庚寅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8日(庚戍日),这天是1972年的初伏,第四个庚日在7月28日(庚申日),这天是中伏,这年中伏10天。立秋和今年同样也是8月7日,而这天正好是一个庚日(庚午日),这天就是末伏。
有的日历把2000年6月21日当天的庚日不计算在内,造成初伏日子计算有误,致使2000年6月11日的初伏推后到6月21日,这样中伏由20天变成了10天。近日,有些电视媒体就参照了这种日历。
综上所述,2000年的初伏应为7月11日。 (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