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屈超耘
报纸上登了这么一则新闻:湖北外经贸厅驻香港宜丰国际贸易公司前董事长金鉴培,因在澳门豪赌糟踏了公款1.4亿多元,被法院判处死刑。据说听了公判的人,无不拍手叫好,还有人说这是反腐败的胜利。可是,看了这则新闻,我的手既拍不起来,也没有感到这是什么胜利。相反的,心头却禁不住袭上了丝悲哀。判金鉴培死刑,只不过是割了一撮韭菜,今天割了这撮,明天会长出那撮的,何高兴之有?
开展反腐败斗争已经有好些年头了。想当初并不叫现在这名字,是叫“反不正之风”,或者叫“纠正党内不正之风”。记得那是八十年代,我们就曾发誓说,要争取多少多少年党风基本好转,多少多少年根本好转。可是,一个多少多少年过去了,又一个多少多少年过去了,不正之风不但没有根本被刹住或基本上被刹住,反而更加发展了,以致发展到质变成为腐败。于是,反腐败的名字便应劫而生。又记得,我们仍曾发誓说,要用多少多少年遏制住其发展势头,用多少多少年使得其大幅度减少。可是,一个多少多少年过去了,又一个多少多少年也过去了,腐败不但没有大幅度减少或被遏制住发展势头,相反的,更加恶性发展了。不但在商品交换等经济领域恶性发展,而且在党政、公安、司法等领域恶性发展;不但在一般县处级干部里恶性发展,而且在地厅、省部以至更高层发展了;腐败的金钱数额,从过去的几百几千一路飚升,直到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过亿。至于搞腐败的花样和手段,简直可以说“百丑齐放”。如果谁把这些年头的腐败大案编一本书,保准能创全世界范围腐败的吉尼斯纪录,完全可以给世上再留一部新的《天方夜谭》。
常听人说,腐败其所以恶性发展,原因在于反的力度不大、反的拳头不硬。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实事求是地讲,反腐败的力度还是在不断加大的。光说揪出来的省部级干部,少说也在两位数。至于揭发出来的厅局县处级干部,更少不了五位数。就是被杀头的,光我能记住名字的,就有闫健宏、戚火贵、胡长青等一连串。若用百分比说明,近几年杀掉的曾戴过“红顶子”的党员干部,比解放四十多年处置的高出百分之几百。
既然揭露了、关了、杀了那么多的腐败分子为什么“杀鸡猴不看”,腐败发展的势头还依然迅猛呢?国人嘴里不好说肚里自明,这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权力不受监督的特殊阶层。众所周知,不受监督的权力,就必然会产生腐败。可是,我们喊了多少年的监督,有谁敢监督各地那些手握实权的人特别是一二把手。按说,人大是监督的专门机构,试问这几年监督了多少?新闻媒体也可以搞舆论监督,但又能监督了多少?就说湖北这个金鉴培罢,区区一个厅局管的干部,可他却是事实上的“老子天下第一”,多少年来没有给厅里报告过工作、报过报表,多少年来没有过党的组织生活。可奇怪的是,下边都闹翻天了,厅里没有管,省里没有管,纪检部门也没有管。至于金手下的那些被管的员工,见他如见阎王,谁还敢去监督他?在这种权力极端自由的情况下,金鉴培能不搞腐败吗?在这种权力高于一切的情况下,就是天大的圣人也会做和金鉴培同样的事。
问题已经很清楚了。金鉴培被判了死刑,我其所以手拍不起来,感不到是什么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小子只不过是一撮韭菜而已。而要使割了金鉴培这撮韭菜,别的什么韭菜长不上来,就要挖韭菜的根,铲除生长韭菜的土壤。否则,割得再勤也无济于事。古人说:扬汤止沸,毋如釜底抽薪。若象今天这割韭菜式的反腐败,虽然用心良苦,说什么也难彻底解决问题。历史上不是常奖励打虎英雄吗,今天其所以不再奖励,是因为老虎快断种了。实际上老虎是打不完的,它的快断种是因为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以此为鉴,如果我们能够下决心破坏腐败赖以生存的环境,再加上不断加大打的力度,腐败也会成为今天的老虎的。
但愿金鉴培式的腐败分子,今后不再是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