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再承
邮市经过强势盘整之后,必有一轮火爆的行情。而当邮品价格极度背离价值时,难免会陷入低谷。1991年邮市的那场惨痛的暴跌,据说有价值十几亿元的票品“砸”在投资者手里。赔本退出者并不少。而经过数年的盘整之后,邮市升温了,又出现了疯涨。拒不斩仓固然有了回报,但适时介入者远比这些“摁住不动”者受益。不难看出,如何判定邮市低谷,判定启动期对于投资邮市十分重要。
邮市处于低谷状态后,虽无具体的指标,但特征明显。
其一,新邮票跌破面值。1992年至1995年底,我国邮票市场持续低温,新邮票几乎都经历了暴跌的厄运——一面世即告跌破面值。
其二,老邮品价格板滞。包括一些内在潜质好的邮品价格也处于停顿状态。
其三,成交量极度萎缩,市场冷清。资金是市场的血液,而市场又是资金的睛雨表,资金吸筹,必然在成交量上反映出来。
邮市处于低谷后并不意味着即可进场。须注意:
若新邮票发行量持续放大,则升温还需假以时日。存世量决定增值大小。在1992年至1994年,纪特邮票发行量特别大,经过了几年消化,库存数量仍然很大,它使得邮票低值销售,邮市持续冷清。
外部政策的作用。中国邮市基本上还处于“政策市场”阶段。若利好频频,邮市即可得到一定的改观。如1996年起,邮电部对邮票实行紧缩政策,在新中国历史上首次销毁邮票,国内连续举办高水平的国际邮展,银行一再降低存款利息等等,时势造英雄,使得邮市再度兴旺。但历史也告诉人们,亦不可过份相信所谓政策。如1993年4月,邮电部宣布邮票发行量从1993年将减少30%,这似乎给当时萧条的邮市带来一缕春意,可1994年5月公布1993年邮品发行数量,使广大集邮者深感失望。
相关投资品是否启动。邮品只是众多收藏品中的一种,判定它的启动可结合其他收藏品的情况来看。虽然主要的几种收藏品不可能同步联动,但大多时候相互影响还是明显的。
在邮市久陷低谷而即将启动时介入。待人气重聚,票价攀升,新一轮邮市大潮涌现之时,即可待价而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