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耀军
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严峻,现行应试教育暴露出极大的弊端,搞好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但如何搞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何处?
对于素质教育有许多误解: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在原有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抓好体、音、美教学;还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大量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比如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语音教学系统等。这些认识是缺乏对素质教育的全面认识,仍习惯于沿应试模式思考,摆脱不了过去的条条框框,不敢创新,惧怕立异,提心别人嘲笑,甚至批评。正好体现了我们乐于中庸的保守心态。教育要发展,必须适应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要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不断开拓,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以往我们注重的是升学率,学生终日沉于题海,穿行于社会、家庭、学校为他们织成的网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学校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有关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如此导致学生社会责任心不强,自私自利,虚荣、浮躁、心理脆弱等。在国外学生经常接受一些诸如火灾、中毒、野外遇险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应变能力;在国内由于条件限制,更是由于我们思想不解放,喜欢墨守成规,作事畏首畏尾,而不敢大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说到这一点,在素质教育的领域里。我们真正缺乏的是适合国情的教育理论。而理论的获得既不能死搬硬套的“拿来主义”,也不能沿着老路走到黑,它需要我们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不断地实践总结。
要解放思想,首先要求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能为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创造一个自由发挥其潜力的环境。理论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过失甚至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领导能够正确对待新生事物,对创新立异应给以鼓励支持,不能一见同志有错误,就泼凉水,打击他们创造的积极性。其次要求教育工作者敢于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勇于实践,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现有国情的教学新体制。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思想也随之在变,过去的一些教育方法也因陈旧而失去教育性,如果再不加以改革、变化和发展的话,国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缺乏后备力量,久而久之则会恶性循环。当然解放思想并不是说现有的教育体制一无是处,而是讲每一种体制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当前亟需创造和发展一种新的理论,再用这种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理论,如此反复,不断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国家兴亡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有赖于理论的创新,而理论的创新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大胆实践:而大胆实践最终还需我们解放思想,轻装前进。这就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