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柯
某男士被老婆打得钻到床底下,其妻令他出来,该男士却道:大丈夫说话算话,说不出来就不出来!如果说这则民间笑话表达了一种善意的讽刺,那么,“人家男人怕老婆,只有我老婆不怕我,”这则笑话,便是所谓自嘲了。
自嘲并非懦弱的表现,有时候恰是自信的证明。像那位公开承认“我老婆不怕我”的男士,固然有自我戏谑的成分,但也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怕老婆。或许他不仅在外事业有成,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且治内有方,懂得如何讨取老婆的欢心,包容对方,在处处低姿态中,收敛作为“柔道高手”的一切锋芒,顺从地由着老婆撒娇,由着老婆伺候,乃至很体贴人微地唠叨,从而坐享家庭快乐。这样的怕老婆,哪个男人不偷着乐呢?最近读到一篇文章,任期已进入倒计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一次晚宴上播出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短片。影片中,克林顿极尽自嘲之能事。比如他把自己描述为一个由于卸任在即,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偌大的白宫,只剩下他和“第一狗”巴迪在草坪上形影相吊。更绝妙的是,在一次白宫记者招待会上,克林顿发现空荡荡的台下只有一名记者,且还在打瞌睡。克林顿叫醒这位记者,不料对方醒后却一本正经地反问克林顿:“您老怎么还在这里?”……这部拿自己开涮的短片大大“出彩”,可谓宾主尽开颜。不消说,克氏斯举,乃是以他执政8年的不俗政绩,尤其是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且势头强劲为其底气的。否则,在他与莱温斯基的绯闻案中,这位“性”情总统早就下台了。
自嘲亦往往与幽默为邻,与智慧相通,且从中洒脱出某种人生姿态。譬如《启功韵语》一书中,启功先生如是《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 ‘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计平生,谥日陋。身与名,一齐臭。”不过,读这段谑语浪翻的自嘲文字,其中亦不无沉痛语(如“派曾‘右’”),激愤词(如“皮欠厚”),只是作者利用自我调侃的人生智慧,声色不露地予以排遣,以调适心理罢了。当然,自嘲亦须有度,过度,便难免痞态毕露了。
现实生活中,自嘲更多地用于自我“解困”或摆脱某一尴尬处境。据《三国志》载,在历史上以酒鬼名扬天下的刘伶,一次得罪了当地一位恶人,“其人攘袂奋拳而往,(刘)伶徐日:‘鸡肋不足安尊拳’。其人笑而止。”鸡肋者,骨多肉少借喻其瘦弱也。刘伶以鸡肋自嘲,且嘲得恰切有趣,难怪对方“笑而止”了。今人没有刘伶那分才智、幽默,遭遇尴尬事,比如热心助人,反遭对方冷遇,被“晾”在一旁,则多自我解嘲“咸吃萝卜淡操心”云云,借机退下。时下人们面对落差巨大、五光十色的社会巨变,自不免有个心理失衡的问题。有钱人烦,没钱人更烦。有钱人烦的是“穷得只剩下钱”,没人则自嘲“想来的不来(指发财),不想来的都来了(如下岗、房改、子女高昂的教育费等)。”有钱没钱,得意失意,都一样过得不易,活得太累,故学点自嘲,作为一种渲泄或心理调适,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