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沉寂的商洛山区从千百年的睡梦中醒来,当西南铁路开工的进军令响起,一个汉子面对着满目连绵起伏的群山又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之际,我们望着面前这位双眼泛着血色,鬓角染着霜色的修路架桥人,不禁心里涌动起一股敬佩之情,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风雪雨霜在他脸上划上了岁月的痕迹,汗水心血在他身上留下了刚强的气质。
他就是在铁路建设工地摸爬滚打了30多个年头的硬汉杨福清,现任西南铁路东秦岭隧道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据周围人介绍,他是现在施工正进入高潮的西南铁路线上年龄最大的一线指挥长。
杨福清1964年入伍当铁道兵,1984年兵改工后还是修铁路。从公务员、警卫员、主训参谋、主训股长、参谋、参谋长一直到中铁十八局时的公安处政委、宝中铁路十八局指挥长、中铁十八局西北办事处经理,人生之路和中国铁路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把自己大半生的青春年华和人生岁月都献给了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
在宝中线任指挥长时,他全力以赴,上工地,下工棚,白天和工人们在现场劳碌,晚上在办公室查资料,看方案,没黑没明地劳作熬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角膜炎。个人损伤了身体,却为十八局争得了头功。他负责的全管段获得了铁道部宝中办颁发的“优质样板工程”称号。
转战南北,杨福清在哪些铁路建设的工地上做了哪样的业绩。周围人讲的很多很多,唯有宝中线这段令人感动。人们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所以关于他过去的一五一十这里就不提了。就讲如今他站的这块土地上的一些点滴吧!
这里的人都讲,做为西南铁路的头号重点控制工程东秦岭隧道工程全长12公里多,且按一次性双线施工,从投资4.87亿元。西南铁路总指挥部最后将标的交给中铁十八局,看上的是中铁十八局在宝中、西康线上显示出的实力,往实处说,也是看上了杨福清的指挥才能和过人的胆识和能力。
西南铁路东秦岭隧道指挥部接到任务后,在杨福清的率领下,以神速转场集结,闪电般开工立马就在西南线大红大紫。先是在西南线八大指挥部中被西南线总指挥部表扬,后又在中铁十八局全局工作会议上被局领导表彰,并号召全局干部职工向杨福清学习,想用他的硬汉风采引领全局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精神。
实践中,杨福清除了以铁骨头精神著称外,他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心计有头脑的领导干部。
一他亲自进洞检查、督查、指挥生产、尽管洞内粉尘、有毒气体对他的眼疾很是不利,但他一进洞就精神抖擞。
——他亲自给风枪工、喷锚工上课,使“超欠挖”指标过关过硬,既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安全,又节省了投资。
——他说“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做为指挥长稍有不周,几十万上百万打了水漂是常有的事,可他不。他说: “我唯一的骄傲就是从不决策失误”。
——他抠门名声远播,抽烟抽“红河”,吃饭吃“拉面”。做为副厅级干部,外出公务不住宾馆住招待所。他手下一位处级干部住高档客房,他却宽容地说:“修铁路的辛苦,逮住机会享受一下也未尝不可”。
今年8月16日,同行领导干部来东秦岭隧道指挥部参观学习,问他统军管兵有什么经验,杨福清说:“说软话,办硬事;少说话,多办事;不说话,也办事”。实实在在中尽显人格魅力,更显硬汉风采。其它话他没有多说,来者却都个个心领神会,佩服的不得了。
这就是杨福清,这就是杨福清用自己的言行演绎的修路人生。
(成培德卢挺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