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新学年开学的临近,渭南市合阳县坊镇镇贺家庄村的小学生们欣喜异常,一开学,他们将彻底告别摇摇欲坠的旧校舍,搬进新建的教学大楼。提起这件事,乡亲们纷纷说,多亏了水利人帮扶。
贺家庄人口多达1440人,由于历史原因,一年前,该村还是全镇唯一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人均收入仅600余元,特困户达40余户的贫困村。村办小学建于几十年前,校舍破旧不堪,四周长满了杂草,桌椅板凳高低不齐,多数摇摇晃晃,缺胳膊少腿,不能使用,村民们极想改变办学条件,却因经济条件太差而迟迟不能如愿。去年3月份,省水利厅“两联一包”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发现了村办小学的衰败情况,和村民们一交谈,村民们提出了“知识扶贫”的想法,并表示愿意集资建校舍,可村民的集资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省水利厅扶贫工作队先将全厅干部、职工捐赠的价值3万元的桌凳、图书、学生用电脑送到学校,接着又多方争取了数万元资金,帮助村小学新建教学大楼,无论是材料采购、现场监工还是联络工程队,扶贫工作队总是和村民们一齐忙前忙后。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近日教学楼主体已封顶,学生们一开学就可以进驻新教室上课。 (赵阳 贺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