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是地处渭北平原的农业大县,全县76万人口,职工人数为20764人。这个县总工会在学“梨树”经验中,从县情出发,使全县工会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县总工会主席李旭华。
一见面李旭华就告诉记者,说起这个县的工会工作,过去年年有进步,但步子不大。真正有起色的还是在学“梨树”之后,才迈开了步子,把工会的良好形象在全县塑造起来了。
富平县在学“梨树”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关注与支持。他们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照套。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结合县情。县总工会在认真分析自身的基础上,找出薄弱的环节,努力让工会干部理思想,定位子,换脑子,从而走出“树形象、办实事、保稳定、促发展”的具有富平特色的工会工作新路子。他们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教育干部树立起“四种精神”(即刻苦钻研,努力进取的敬业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协作精神;积极改革,勇于突破的创业精神;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精神)。这样,工会干部的精神振作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积极营造起良好的工作氛围。
县总把学“梨树”的工作目标确定之后,就激励干部扎扎实实一件一件的去做事。一是把职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一年时间,全县会员就由1万来名增加到18225名,人会率达93%。目前全县有26个系统工会,19个直属基层工会,32个乡镇工会工作委员会。组织健全了,班子整齐了,形成了完善的工会组织网络和工作网络体系;二是强化维权意识,着力抓好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从制度上维护职工权益。全县21家国有企业、31家集体企业、27家改制企业都签订了集体合同。还在各企业建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这样有效地协调稳定了劳动关系;三是多层次多渠道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县工会为下岗职工建起动态管理档案,帮助职工转变观念,把民营企业作为安置下岗职工的主渠道。同时,与有关部门协调,建起4个培训机构,22个职介所,先后介绍劳务500多名,让1015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李旭华主席说,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工会引起了职工的关注,社会的关注,良好的形象逐步塑造起来了。职工有什么难事喜欢找工会,企业遇到难题,也乐意向工会求助。县上有家企业,在选举负责人时个别人拉选票,选的人不合职工心意,引起职工停工抗议。后来,企业工会在县工会的支持下,由职工重新直选,终于选出了职工放心的当家人。县工会还出面协调,较好地解决了多年难以落实的19名企业离休干部的待遇问题……这些切实具体的工作一下子把工会的形象展现出来了,得到了职工的好评,称赞工会是职工的代言人。
采访结束时,李旭华主席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工会是职工的组织,就是要为职工说话办事。我们将进一步以梨树县工会为榜样,在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县情出发,努力塑造工会的良好形象,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本报记者王仓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