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生活是艺术的忆黄胄——源泉文/江城

2023年10月26日

四月二十三日是一代艺术大师黄胄去世三周年,先生一生热情拥抱生活的艺术实践道路和坎坷经历,影响了一代画家。特别是当我回想起几年前和先生的一次约见,他对艺术源于生活的精辟见解,至今感触良深。

那是1994年岁末,我从陕北来到西安,幸好在陕西省美协院内碰上秘书长安正中,他包了一辆专车,为第八届全国美展送展品进京,要我同行,我正好想进京了却长久以来约见黄胄的宿愿,于是一拍即合,欣然上路。

我们住在了文化部招待所,第二天一赶早,我就带了将要出版的大叠画稿,直驱炎黄艺术馆。炎黄艺术馆是全国第一座民办艺术馆,三座主体为正方形、宝盒顶似古茅庐的紫褐色厅堂建筑,独具风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看着这样一座十多万平方米的雄伟建筑,它的一砖一石,一土一木,均由黄胄卖画、举办画展、去海外集资筹建,我不禁想起华君武先生说的话:“我敢说,在美术界无一人可与他相比…”

我兴致勃勃第一次饱览了黄胄先生的力作后,就进入保卫科,填写了一张约见黄胄的会客单,署名是陕北画家江城。不多一会就进来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向我解释说,黄胄先生重病在养,长期以来不接待任何人,不参加任何外事活动……。电话里黄胄老伴郑闻慧说:黄胄血压都上了二百,医生规定绝对静养,实在抱歉云云……这都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所以从内心表示一种会心的理解,但就在我要离开保卫科时,电话里传出一个粗重宏亮的声音“陕北画家进来”是黄胄先生的声音——1984年我参加陕西省国画院举办的国画研修班,黄胄专程来西安讲课。我于是喜出望外,大步流星走进先生的住所,先生将我让到和他同一个沙发上就座后,我将大叠画稿推了过去请求指点。大约是只翻了三两张画之后,我发现他眉宇间透出惊喜,接着就连连称赞:“画得真好”并让老伴一起坐下来看画,我的心情变得有些受宠若惊,看到黄胃如此热情的鼓励,我未假思索地说:“我美院毕业之后几十年一直在基层。”岂知这句本是硬挤出来的话,竟触动了先生,他郑重其事地说:“为什么你画得这样好,正是因为你生活在基层”。“这条路走对了,如果没有长期在基层直面生活这种经历那是画不到这么好的”,然后他又不无感触地说:“我们有些画家,包括名老画家,长期不到生活中去,其结果越画越空、越画越假,只好吃那点老名气”

反复思索黄冑先生的教诲,引起强烈震撼,他对来自生活的艺术的褒扬和对一些画家远离生活的贬斥,使我又一次深刻感受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一本质的呐喊。

离京之后不久,我收到黄胄先生为我画册提写的书名《江城先生写生集》,我给先生寄去一盒治疗糖尿病的药,祝愿他早日康复,不想二年之后他竟于世长辞,回顾黄胄先生他以全部心血筹建艺术馆,将价值连城的收藏以及自己一生的创作捐赠艺术馆,为了艺术馆生存,用自己卖画的钱给职工发放工资,将终生积蓄全部耗尽,以至黄冑去世后,郑闻慧想出版几本黄胄的大画册,需投资200万元,竟然还拿不出这笔款子,遗憾道“总有一天,我要完成这个心愿,否则等到那一天,离开这个世界,也欠黄胄一笔债。”黄胄这种伟大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真感人肺腑,应该成为每个艺术家的典范和楷模。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铁马金戈显神威 神延铁路铸辉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9/2000090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9/04/33444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