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编辑 郭玉军
妙造自然 艺海生辉
——杨崇时中国画赏析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云:“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崇时先生的绘画艺术是在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之间探索,寻找一种承接点的。他曾沉醉在传统艺术中,痴心研习范宽、马远、夏硅、石涛、八大山人、黄宾虹、石鲁等诸家作品,深得前辈画家之真谛。他又迷恋于在大自然中对景写生,以造化为师,搜集绘画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寻求生活情趣。在创作时,力求自抒胸臆,直至得意忘形,使作品达到“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艺术境界。《农家炊烟》是他深入山区生活的力作。作品描写了美好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气象,方宅草屋,绿荫环绕。有房前的蜿蜒小路,有屋后的层层青山,有晨曦中的缕缕炊烟。掩卷暇思,细细品味,这安谧、淳朴的幽境不由使人想起陶潜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名。做到了王国维之词论所说的:“有境界,乃自成高格”。
凡是大家,都有一定的风格,崇时先生也是这样。他把笔触伸向生活,创造了大量以秦岭山区、黄土高原等生活场景为主的作品。夕阳殷红的《瓜田暮日》,表达了黄土高原质朴、粗犷的景色;朝阳初升的《晨曲》,使得大森林幽深葱郁的景观呈现眼前;五谷丰登的《山村人家》,宛如一幅生动的民俗画;但,不管是哪一种笔墨,他都保持了淳朴、厚重、雅拙、深沉的艺术风格。
杨崇时现为省美协会员、市美协副主席,30余年淡于名利,甘于寂寞,潜心研修。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省、市美展并在多种报刊上发表。不少作品还被选送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1998年参加第三届世界和平书画展,获悉尼国际文化交流奖。1999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和平书画展,获荷兰哥罗宁根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大奖。名入国内多部艺术家辞典。他不满足自己已取得的成果,仍不逐潮、不媚俗,从迷茫开始到更深刻的迷茫,一步一步往艺术的巅峰走去。 (梁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