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街头法律工作者:

服务大众更需规范操作

2023年10月26日

西安钟楼邮局门外,一群业余法律工作者尤为引人注目。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到他们勤恳普法、服务大众的忙碌身影。一张小板凳、一块小招牌、一撂资料外加公文包,街头就成为风雨无阻的“法律工作室”。

在座落有序的这个群体中,有年逾花甲者,也有英姿勃发人。一位戴眼镜的老者告诉记者,他从某司法部门退休下来,在家闲不住,总想继续从事法律咨询工作,重操旧业已快5个年头了。据他讲,前几年,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而省内专事法律的正规机构又非一般人所熟悉和意愿,法律的普及率相应较低,加之收费等问题,即便有求助法律的人更多的还是把目光放在大庭广众下的平民园地。这些业余法律工作者,大多熟谙法律条文,态度诚恳认真,时常当场为咨询者答疑解惑或为求助者挥笔书写法律材料,其收费较之律师事务所往往要低,这种低收费、即时服务自然很有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法律队伍的成员并非人人可靠过关,具备真才实学,也有个别“南郭先生”时常混乱其间,像江湖游医一样信口开河,故弄悬虚地收受骗取咨询费,大肆愚弄一些可怜亦可悲的法盲。在记者的采访中,有的同志随身带有资历证明,有的没有任何确证身份的凭据。对于这支顺应经济发展而悄然形成的法律队伍,人们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合理的规范,凭证上岗、明码标价。

在法制建设日益健全的今天,许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正逐步进入正规化,法律工作者队伍也日益壮大,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较前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相比国外而言,法律寻求和法律服务之间的比例倒挂。街头法律队伍的受宠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需要寻求法律帮助的人们,面对目前的现状,最好去找那些正规的法律部门和单位,不可图一时之便,顾此失彼。

实习记者 李明

上篇:西安市上半年价格举报呈上升趋势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9/2000091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9/11/33466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