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省养老保险实行垂直管理以来,为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6月份全省已做到了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确保发放和百分之百的社会化发放。
记者从省社会保障局有关部门获悉,早在1998年,我省就对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第一步系统垂直管理,人员经费由财政统一核拨,国家资产由省社会保障局统一管理;到今年5月的第二步垂直管理,实现从干部任免、人员经费、人员调入、资产统一管理的全方位垂直管理。实行垂直管理前,在社保机构往往是上级政令不通,有禁不止,挤占挪用基金、乱购乱建、工作进度迟缓等问题不断发生,甚至在确保发放这一钢性工作上,也存在问题。利用实行垂直管理这一契机,我省采取坚决措施加快社会化发放工作,实行干部任免一票否决制。在6月份全省社保机构负责人工作会议上,对欠发县市社保机构负责人给予了公开点名通报批评,更换了地市社保机构主要负责人。这动真碰硬的措施,对全面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接着,省上又分批对全省所有地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了逐家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重点抓了社会化发放滞后地市和社会化发放的“质”的工作,收到了显著效果。在5月份社会化发放率仅75%的榆林地区,到6月25日前一举实现了通过银行发放的100%的社会化发放。
本报记者杨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