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湖北省林业机械厂停产4年多,价值300余万元的固定资产被掳掠一空。其原因是企业停产后,作为内保人员的工会干部为维护厂房设备不遭破坏而被人谩骂毒打,甚至有人用“黑道”手段威胁他们。职工向主管部门反映却不了了之,工会干部又得不到保护,其监管力量自然削弱下去,偷盗事件便层出不穷,直至今年7月份引起上级重视时,企业资产已流失一空。
为什么监管部门非到事态发展到触目惊心之时不动以声色?让几位连身家性命都得不到保护的工会干部去负责内保工作,未免太委屈他们了。权力出现了“真空”,企业“家当”就遭受“大出血”。
向来因权力泛滥充塞耳目而心生感慨,如今国有资产保护却被权力“真空”困扰,这不能不让人痛心。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已实施多项加强国有企业监督制度,为什么国有企业资产特别是处于停产阶段的国有企业资产得不到保值增值反而流失殆尽呢?
究其缘由,这权力“真空”只不过是人浮于事所造成的怪象。倘若在盗窃事件初露端倪之时留守领导或者企业自救委员会即刻制止并严肃处理,几百万国有资产不致于被瓜剖豆割。
所以在企业停产过程中,应力戒权力“真空”的出现,确保国有资产完好无损,避免类似湖北省林机厂悲剧重演已成当务之急。 ■宋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