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青工厌学技术的现象在一些国有煤矿企业相当普遍地存在,直接后果是导致青工技术素质低下,导致企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不仅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也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悠关企业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缘何厌学?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技术不但不能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上的好处,反而吃亏。对此,很多青工缺乏岗位技能学习的热情。某矿有个技术很过硬的井下电工是一个采煤队的技术顶梁柱,别人无法处理的技术故障,他手到病除。不论井下那个班的机械或电器部分出了故障难以处理的,队上领导首先要派他去。技术就是效益,耽误一个小时就会少出几百吨煤,它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技术上过硬的电工小伙从来没有因技术上的原因耽误过生产,可就因不会拍马屁溜须而被领导冷落,收入遭到克扣,小伙忍气吞声赌气调走了。象这样的单位,这样的领导,谁还敢学技术,谁还愿意学技术。
二、企业领导借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紧张,对青工的技术培训不够重视。不少煤矿不但对教育投入少得可怜,即使象征性地开办一两期技术培训班,学习天数少则三天,多则五天,这么短的时间能学个什么技术。很多青工把去培训班学习当作一种休闲娱乐,上课不认真听,笔记不认真记,使培训班在很大程度上走了过场,背离了培训的初衷。
三、分配不公及部分领导搞不正之风,严重挫伤了青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很多青工亲眼目睹了他们身边的工程师、大学生、技术员辛勤工作了一个月,多的能开600来元,少的才开三、四百元,而人家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科长,一个目不识丁的区队主管,一个月弄个一、二千跟喝杯水那么容易。这种现象及行为是对技术和人才的最大亵渎。还有些领导不注重自身形象及人格修养,工作时间内在领导值班室或办公室里公然赌博,而且一输就是几百上千,很多青工看到企业的当家人都这副堕落的德性,早对企业失去了信心,更无心学技术了。
现在,青工正逐渐成为企业的主体,他们技术素质的好与坏,决定着企业的兴与衰。所以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素质,固本强身,已成为当务之急。 ■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