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掌莫乱鼓

2023年10月26日

文/刘公望

古人用“击节赞赏”表达兴奋激动之情,时至今日,掌声发展到无处不有,可同时却失去了古人那种发自肺腑的真诚,更多则沦落为某种表演的道具和遮羞布,或是出于礼节,或是一种程序,或是别的什么……如此一种简单机械的拍手动作,成为对付各种场合应酬的法宝,这实在是国人的一大发明。

从晚会、例会、新闻发布会到运动场、歌舞厅、婚礼聚餐,每每到达一个乏味的时刻,就有人站出来大声疾呼“掌声欢迎”“掌声鼓励”,在声声肯定地讨要声中,手与手很随意地拍击出声响,心里却很不情愿,甚至即便是“雷鸣般”的,但究竟能是多少真情实意地流露呢?一个乞讨掌声,一个施舍廉价的掌声,最多不过表明台下的观众还在注意着台上角色的表演,仅此而已,至于表演的好坏到位与否,鬼知道?

人们碍于颜面,给某些需要掌声者勉强地鼓励,这种讨赠式的掌声,恐怕在一片歌舞升平热烈声中,给社会和人的诸多真的一面蒙上了尘土。

对施掌声者而言,在并不精彩的场合击掌而鸣,不仅是对社会公理的亵渎,而且代表着价值善恶尺度的悄然泯灭(至少表象如此)。僵硬的虚假掌声遍布,哪儿还有真诚?个性化的东西被世俗同化为阿谀奉承同流合污,所有的爱憎情感统统暧昧为简单的拍手动作,这大约是有些动物也能轻而易举做出的动作。但就是如此廉价的掌声,有些人却如获至宝,错认为或故意错认为是肯定成绩,于是自我陶醉、自我满足,在掌声与鲜花的簇拥下走向“自我毁灭”。

当“击节赞赏”的鼓掌沦落为一种社交仪式,手的热烈和脸的麻木加上心的无奈成了国人新的时代病。等到什么时候,在面对并不精彩毫无激情的境况时,人们能够断然给予冷场,能够嬉笑怒骂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绝不皮笑肉不笑地机械拍掌,中国也就算又前进了一大步!

上篇:官场“雇凶杀人案”透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09/25/3351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