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中国人的豪气
中国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乒乓球赛上再次囊括4枚金牌,在中国体育史上又写下辉煌的一页。
夺冠之路上有高山险阻,有急流险滩。然而,终于冲破一道道难关,将金牌捧在手中。
本届奥运会规定种子选手不参加小组赛。这样,他们一开始就要遭遇从小组赛杀出、气势正盛的对手。一些种子选手如世界杯赛冠军普里莫拉茨、直拍名将金泽洙等,在强有力的冲击下首轮即被淘汰,而中国运动员却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中国乒乓球界人士形容我们的国手前两轮是“从死亡边缘走出来”。孔令辉对波兰的布瓦什奇克和奥地利的施拉格,刘国粱对法国的埃洛瓦,王楠对新加坡的李佳薇,李菊对俄罗斯的梅尔尼克等,都是在极其不利的险境中力挽狂澜的。
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面对强手,能反败为胜,足以表明,我们的国手掌握了高超的技术和有效的战术,还具有超人的胆识。
中国队大部分选手前两轮都陷于险境,正如领队张燮林所说:他们有的是“对手把刀架在了脖子上”,有的是“对手把刀架在脖子上已经见了血”,才放开一拚。从他们的比赛中,人们又看到了像昔日国球多代名手那样威风凛凛、气势逼人的情景。
尤其是男单的铜牌和金牌争夺战值得称道。刘国梁杀气十足,将佩尔森击败。孔令辉更是意志坚强,在惊心动魄的决赛中与瓦尔德内尔斗智斗勇,在被对手连扳两局的不利形势下,从精神上压倒了对手,打垮了“常青树”。
如果说,我们的国手在前两轮是受了“欺侮”才奋起反抗,那么,后来的比赛,他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打出了中国人的冲天豪气。
不要过分迷信“双保险”
本届奥运会上被称为“双保险”的多名高手纷纷失手,令国人深感遗憾。具有夺金实力的选手多反而更不易拿金牌的怪事,要引起高度重视。过分迷信“双保险”,容易适得其反。
第一,“双保险”保险与否,关键还是运动员。如自以为把握大,反而会成为自己的包袱。舆论界都普遍认为中国跳水队悉尼之行获得5到6枚金牌不成问题。这给参赛选手增加了无形的压力,越是想赢,越发挥不出水平,结果未能取得理想成绩。
第二,有了“双保险”,容易把自己的过去当成了现在,忘却了大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把自己置于让人拼的被动位置上。
习武胆为先,爱拚才会赢。运动员光有实力还远远不够,要有一种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李娜、桑雪在比赛开始时,让人觉得势在必得。可一旦美国运动员发挥出色,就不知所措,接连失误,终与金牌无缘。而纵观中国代表团已经取得的金牌,没有一枚不是拼出来的。
第三,“双保险”中一旦一个不保险,有时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导致双双失利。
因此,不要过分迷信“双保险”。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切从零开始,把自己摆到拚对手的位置上。
舟未过万重山
一夜风雨,悉尼春暖变秋凉。
奥运赛场,依然如火如荼,自开赛以来,这里天天有五星红旗升起,接连9天日日见金,继承22日“金色的星期五”中国队破天荒勇夺6金之后,中国队连连添金,金牌总数创下历史新高。
刘璇甜美的笑容,李小鹏炉火纯青的表演,征服了整个体操赛场,成为中国第19和第20块金牌的得主。
悉尼不同于亚特兰大,不同于巴塞罗那,更不同于汉城。赛程只过三分之二,我国金牌已达21块。这几乎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不管是哪个国家,在奥运会上只要金牌达到20块,都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比赛是在艰苦的拼争中度过的。对每个人来说,赛场胜负,心路历程,均堪回味。时间不长,却已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为我们今后的总结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成绩,是骄人的。但仍有恶仗要打,仍有强手要拼,金牌数仍有上升的空间,仍有机会等待着我们,因此,现在还不能说“轻舟已过万重山”。
快乐奥运
刘璇站在领奖台上,笑容甜美动人。人们或许还记得四年前,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刘璇从高低杠上失手跌落。这一落,使她的心情也随之坠人低谷,甚至萌生了退役的念头。最终还是体操本身的魅力,叫她割舍不断。她终于在21岁时把一枚奥运金牌挂在了胸前。
喜极而泣的刘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经受过失败,但我喜欢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我能够不放弃努力,是因为这里面有许多乐趣。”以前,我们所听到和读到的有关运动员的生活,大多是怎样艰苦、怎样单调、怎样枯燥乏味,很少见到像刘璇这样带着灿烂的笑容笑谈体育运动的乐趣。
在决赛中的平衡木上,刘璇身轻如燕,上下翻飞,四肢柔韧而有力,动作舒展而大方。她的神情和姿态,分明显露出一种轻松、一种陶醉、一种满足。其实运动本身,就是对人身心的一种愉悦。当一个人忘我地投入他天性适合又深深挚爱的行当,不管在外人看来多么劳神费力、多么不堪忍受,但他自己却从中感到无比的充实和甜蜜。哲学家罗素说过这样的话:“幸福不在于做你喜欢的工作,而是要喜欢你所做的工作。”
我喜欢为喜欢而从事运动、为快乐而快乐地投身竞技的人。选手在赛场上快乐地角逐,观众在赛场边快乐地观看。奥运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应该再加上“更快乐”才更完美。“重在参与”说的不就是“快乐共享”么。奥运会是体育的“大观园”,古语说得好:“凡物皆有可观,若有可观,皆有可乐。”
奥运与开放
孔令辉夺金后在领奖台上亲吻金牌,王楠夺金后用牙轻咬金牌,占旭刚夺金后抛飞吻的动作比亚特兰大奥运会时更“娴熟”。中国选手在颠峰时刻的情感流露越来越潇洒,换了在十几年前,如此外向、前卫的流露多半要挨批评。
同样的例子还有。在悉尼现场的电视台解说员一般会请中国代表团里该项目的资深人士进行评论。从他们的谈吐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项目的教练、领队、中心主任对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实力了如指掌,与之相比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也如数家珍,这无疑是体育信息战的功劳。同时,这与非奥运年我们有能力走出去、请进来,连续参加世界杯、世锦赛、各种邀请赛、大奖赛等大型赛事也有很大的关系。
举出这些小细节,是因为以小见大我们可以抓住时代的脉搏——开放!没有开放,就没有中国体育在体制上的果敢改革,我们还会沉浸在封闭的环境中闭门造车。“国中方一载,世上已十年”,这种悲剧在坚定的开放步伐面前将永远属于过去。
没有开放,也不可能有大量体育信息、尖端体育器材的引进。现代体育越来越接近人类体能的极限,成绩每快0.01秒、远0.01米,除了需要选手具有超常的拼搏精神,科技的运用也尤显重要。索普身着的鲨鱼泳装,琼斯脚下没有后跟的塑料跑鞋,我们从闻所未闻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最终把单纯刻苦训练与引进的体育高科技成功融合,也都离不了开放。
近期沉浸在奥运氛围中,可别忘记关注我们“入世”的步伐,那本身更是一种气魄非凡的大开放,中国体育以此为契机得到的刺激和发展也将会空前强烈。毕竟,体育的进步离不了体育的开放,体育的开放则要依托社会的开放。
美国跳水教练支“密招”
在24日进行的悉尼奥运会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决赛中,美国选手威尔金森在最后三轮中后来居上,意外地夺走了赛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队“囊中物”的这块金牌。美国舆论大喜过望,反应热烈,并披露了教练阿姆斯特朗如何在关键时刻帮助威尔金森战胜内心紧张的“密招”。
威尔金森在半决赛结束时与第一名相差多达60分,夺冠希望并不大。但在决赛第三轮,她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反身翻腾两周半(抱膝)”动作,比分从第五名一跃开始领先,形势开始对她有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压力。
威尔金森在为第四轮的“向内翻腾两周半(屈体)”作准备时内心非常紧张,甚至有些惧怕——这是她最头疼的一个动作。她半年前训练时就是因为这个动作导致右脚三个趾头骨折,至今没有痊愈。要完成这个动作,她受伤的脚趾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而且头部和脚趾触及跳台的风险很大。正是因为这些顾虑,她在前面的比赛中两次都没能很好地完成这个动作。
就在威尔金森向跳台的扶梯走去时,教练阿姆斯特朗突然把她叫到一边,并在她耳边郑重其事地说:希望她为了1998年在车祸中死去的好友和队友格里维奇把动作跳好。
威尔金森事后回忆说,两年来教练从未向她谈起过格里维奇,因此她听到教练的话后当时一下子完全呆住了,但当回过神时脑子里无比清醒。她说,正是在教练的话鼓舞下,她才得以把这个动作跳好。
阿姆斯特朗对此解释说:“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很难的动作,必须推她一把才行。”
瓦尔德内尔不言退
瓦尔德内尔在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负于孔令辉之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35岁的老瓦说,只要他还能从乒乓球中找到乐趣,他就会一直打下去。
老瓦说:“3个月前,我根本没料到自己能拿奥运会奖牌,因为我当时的身体和状态都很差。到悉尼后,我觉得自己焕然一新,越打越好。能拿一块银牌当然不错,但我不是很满意,毕竟我离胜利太近了。”老瓦又说:“孔令辉今天发挥太好了,可以说从未有过。我犯了一个错误,回到他中路的球太多了。”
瑞典队主教练承认,老瓦在第五局一开始有点分神,让孔令辉拉开了差距。高手之争,分差超过7、8分就很难追回来。
大卡尔松说,今天,孔令辉也显示了超人的心理素质。“当今世界有谁能像瓦尔德内尔一样,在乒坛活跃近20年还保持如此高的竞技水平?”大卡尔松反问记者。
(此栏稿件均系新华社电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