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渭南热电厂厂务公开在热点难点上下功夫,把职工关注的物资采购、设备订货、确定施工单位等敏感问题,对职工进行全面公开,使职工化“疑”为“信”,维护了企业的稳定,促进了企业生产。
该厂是以煤为主要原料的火力发电供热企业,煤的采购供应占生产成本的60%以上。过去,企业所用的大量原料往往都高于市场价,加大了生产成本,职工反映强烈。今年以来,由于发电地方并网受到限制,企业投资8000多万元,上了电解铝技改项目,由此以来,施工单位的确定、设备的订货等,成为职工关注的焦点。对此,该厂在开展厂务公开中,除设立内审科对以前的采购工作进行审计外,决定把职工最为关心的铝电联营技改项目的招投标、订货、采购等,全部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他们制定了“三公开”、“两必须”、“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制度。“三公开”即物资品种、数量和质量指标公开,参与供货的客户和价格竞争程序公开,采购完成后的结果公开;“两必须”是必须货比三家采购,必须按程序、按法规要求签订采购合同,实行不一人谈合同,不在家谈合同,不调研不谈合同。并专门成立了厂领导、主管部门、纪委三结合班子,集体考察,在考察基础上报价竞购,集体决定。全过程监督,即从计划、审批、询价、比价、签合同、采购、验收、入库、核算等10个环节进行监督。全方位监督,即行政监察、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重点对采购活动中法纪法规的落实情况,对采购完成有凭证、程序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并考核。有效遏制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由于公开竞价采购工作透明度高,切实落实了职工的“知情权”,兑现了职工的“参与权”,体现了职工的“决策权”,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广大职工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去年至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创建厂以来最高纪录,并荣获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
本报记者杨令青
实习记者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