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城市包括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家教热愈来愈火,呈现出自小学到高中,由假期到平时,由单科到多科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家教格局。甚至有些孩子在学前班即得到了家教的“优待”。学习差的请家教,学习成绩一般的请家教,学习成绩好的也请家教,请家教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
给孩子请家教似乎无可厚非。然而,并非孩子都需请家教,对于不结合实际,一味迷信和盲从家教的做法,愚实不敢苟同。
仔细分析归纳,家教大凡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加强基础,辅导提高。这类的家教对象大多是因为孩子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牢固,或者是学过的知识中有“夹生饭”,需要加小灶给予弥补。二是查漏补缺,对症下药。此类孩子因病或特殊原因而拉下了课程,需要给予补习。三是毕业迎考,战前训练。此类则是因为孩子面临毕业,对某一学段(如初中段或高中段)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且有重点地进行复习与巩固。四是超前授知,抢先一步。这类家教是对孩子未学或即将要学的新知识提前进行教授。五是“鞭打快牛,‘优化’教育”。此类孩子往往学习本身优秀,以求将来考大学稳操胜券而进行的“优化”教育。对于前三类,倘若家长自己确实无能为力,请家教当然必要,而后两类家教,未必就是好事。
那么,给孩子请家教,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盛行和发展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而且能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提高。但总的来说,家教是弊多利少。其原因大体有三:第一,违背人的发展和教育规律。学校教育是遵循人的性格的形成和人的发展规律而实施的科学教育手段与方式,是对孩子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最佳途径。家教只是对孩子某些知识方面的单纯教育,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正常和有效发展。第二,家教能导致孩子的依赖性增大,助长了其惰性形成,抑制了孩子的独创性和学习的主动性。第三,家教还滋长孩子的自满自优意识,特别是提前教学进度的辅导授课,能使孩子无意中产生优越感、自满自足感,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对学校教师讲课不以为然,其结果比没有受家教学生的学习效果更糟糕。
诚然,对于“家教”问题,我们也不能全然否定。对于个别学生而言,是利大于弊,而对学习优秀的孩子来讲,则是弊多于利,甚至是有其害而无其利。作为孩子的父母,请家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千万莫可盲从追潮。
(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