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无车日”带来了什么?

2023年10月27日

曾因整治城市环境卓有成效而获得三项国际大奖的成都市,14日在国内举办第一个“无车日”活动,无疑是率先向被称为“城市杀手”的汽车污染发出了挑战的信号。

汽车的问世和发展,方便了人类的活动,有人称赞它缩小了地球,延长了人的生命。不过汽车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祸害,而且这种祸害日益严重,因此又有人称它为“城市杀手”。

“无车日”告诫市民,汽车对空气是有污染的。汽车排出的尾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今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空气都已严重污染,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污染指数达到50以下的很少,大多污染指数高达七八十,最高的指数超过100,被市民谑称为“光灰城市”。显然,汽车排的尾气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汽车还是可怕的“杀手”,据记载,1896年,人类制造的汽车撞死了第一名行人;两年后,第一名司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从那时以来,汽车已经“杀死”3000多万人。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死于汽车交通事故的人数急剧增加,平均每年达50多万人。这个数字超过艾滋病、战争和结核病人年死亡数,仅少于忧郁症和心脏病人年死亡数。

“无车日”发出的另一个信号,是危害人类的汽车噪音应大幅减少。专家们说,人的听觉可接受的合适音量为30分贝。但现在不少城市车辆造成的噪音在70分贝以上,有些城市的噪音甚至达到90分贝。这不仅会引起耳聋,还会造成神经系统紊乱和心脏病等。为降低噪音污染,几乎所有城市都有禁止鸣喇叭的交通标志,并载入城市交通管理规则;有的城市则在规定的区域内,禁止汽车鸣喇叭。

“无车日”活动使市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方便和畅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猛,汽车拥有量更是以几何数字快速增加,“堵车”已成为大多数城市市民出行最为头疼的问题。近年来,成都市每年以10万辆的速度递增,今年已达65万辆,尽管交通部门绞尽脑汁地设计出诸如“机非时空分离法”等方案,但城市仍不堪重负。

现代城市呼唤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各界拥护政府的环保措施,这是“无车日”发出的又一个信号。成都市政府发出举办“无车日”活动后,省委省政府、成都军区等机关,纷纷发出通知,支持这一行动;当地媒体、各街道居委会更是将“无车日”活动宣传得“家喻户晓”;广大市场积极支持、配合“无车日”活动。“无车日”活动深得民心。

“无车日”是一块试金石,探出了老百姓的真心话。14日当天,大学生们自发地来到城市主要交通路段,测量无车日空气质量状况。上至白发冉冉的老者,下至童音朗朗的小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或骑车,或步行,举着环保宣传小旗,为“无车日”助威。他们说:“最好天天都是无车日”。

(蒋作平丛峰)

上篇:没有了
下篇:可怕的“知识赤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10/18/34074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