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宣传单、各种内容的信息资料,农高会上随意拿,参展单位逢人便送。赶会的农民未出会场,手上已拿不下了。个别精明的商家忙不迭递上一只纸制手提袋,上印本企业名称,可令他们未能料到的是,很多资料变成了废纸,化作“破烂王”的收入。
每天下午闭馆时,会场内外一片狼籍,纸片四处抛撒,以破烂当宝贝的“破烂王”们喜笑颜开。他们身背蛇皮袋,四处搜集、捡拾废纸,成套成套的崭新资料进了袋子,千人踩、万人踏的广告宣传单收了一包又一包。据了解,一些企业印制的资料过于深奥,并不对农民胃口,对农民来讲,无用的资料就是废纸一张。另外,一些农民还有贪多、贪全心理,这个技术想学,那个技术不想放弃,结果是丢了东、拉了西,却便宜了那些借机“发财”的“破烂王”。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