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音响是平面艺术的创作与延伸。
电视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结合体。由于两者形成的声与画的特性,就构成了电视音响是与图像艺术有着密切关联作用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承,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电视艺术的视音世界。
我们知道电视语言是由画面语言、文学语言、音乐音响语言所构成的。其制作方法是通过声、光、电、磁和机械,但其表现手段却是很复杂的。图像的作用是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感到缺少的东西上面,而声音则是给予图像增强现实性和感染力。只有两者协调、巧妙有机地结合,才能产生立体的、连续的、完整的感觉效果,给视觉艺术以充实、完美。赋予电视平面艺术构成立体的效果氛围。因此它不同于舞台音响与其它艺术音响。
电视音响是在一定的听音环境内、声源与声环境所形成的听音效果,增强观众对电视节目观赏的舒适感、真实感及氛围感受,丰富平面艺术的立体效果。用恰当的音响艺术创作,以期达到缩短电视观众在欣赏中的空间距离及时间距离,构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电视音响的定位取决于图像,体现图像所表现的环境、时空、氛围、情感。完整表达作家或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它应该是反映事物本质真实的载体。是赋予画面形象以时代感、速度感、透视感和层次感,充分体现出画面形象的内在活力。
在电视中,音乐和音响是画面语言和文学语言的补充。在难以表现人类感情的深度和广度的时候,在感情色彩最浓的时候,在画面气氛需要渲染的时候,音乐音响就有了用武之地了。音乐可以是语意的延伸,人物感情的深化,也是感染观众的桥梁。而音响则是构成所看到的画面一定刻化出环境的音响。它是要在真实的条件下要求艺术性、创造性。赋予电视音响的艺术创造力。就必然使得音响效果的感情化。在制作音响中就产生轻、重、缓、急的变化,产生强、弱、远、近的效果。给人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增进了更多的信息量,使得与音响结合后的电视画面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与令人暇想的外延,更加深刻的思想与更加强烈的情感。
对于电视音响的录制,它即是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一项具备各种综合因素的艺术。因而在录制过程中,相当大的程度取决录制者的思维和对所录作品的认识以及工作时的手法。具有了电视图像这种蓝本,就进一步要求音响工作者在其工作范围及技术范围内升华这种画面效果,以求达到电视观众从平面的屏幕中感受到图像、音响所表达内容的含意。
由于声音艺术是给予图像艺术的充实,就使得声音艺术的创作由为重要。如何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环境气氛及故事发展的过程,则体现出录制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造诣。由于电视音响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过程,不单是技术的复制。虽然音响的制作是需要技术做保证的,但没有艺术的创作做为源泉,那么所制作出来的音响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机械呆板的。一部好的作品,是需要精心进行构思的。它所表达的听觉艺术必须是符合故事情节、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动作和环境气氛形象。在这方面它同舞台音响的创作思路是相通的,是一致的。但由于电视艺术同观众是通过屏幕来交流的。因而作为音响创作者来讲创作的听觉艺术是由屏幕来传达的,观众是通过结合画面来感受的,是具有空间感受和想象力的。它不同于舞台艺术是在假定的环境中同演员的表演中直接感受的。因此这就要求音响创作者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他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声音录制和音响记录。而是一种以作品、演出者及设备器材为创作素材,发挥创造性、能动性、思想性的艺术升华过程。对于一个音响修养造诣很深,技术高超的音响工作者,若能发挥出主动创造精神,创作出完美的音响,从而达到画面声音合二为一的艺术境界,便使观众有一种美的享受。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都离不开声音艺术的。例如一台受观众喜爱的文艺晚会,不仅仅是要有好的电视画面,更需要优美动听的声响效果。同时,为了让电视观众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和情绪,在制作中都运用音响的手段,来增添观众的笑声、掌声、抽泣声等等。来烘托出晚会中的情绪、气氛,使得更具有欣赏性和感染力。增强了现场感和视觉感受。
因此,电视音响由于它的独特性、艺术性和技术性,更多地体现了音响工作者的再创作过程,更多的赋予了创作者的激情与内涵。同时又是现实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更完整地表达了作家或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体现出音响工作者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审美观。 (张维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