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发扬延安精神 创建精品工程

——中铁十一局五处神延铁路建设纪实

2023年10月27日

陕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当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转战南北,在这块偏僻的土地上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而今,陕北地下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田资源的伟大发现,又使这块长期以来被认为贫瘠的土地一下成为举世瞩目的聚宝盆。随着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开发,陕北又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块热土。神(木)延(安)铁路就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动工修建的。

作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神延铁路是促进陕北经济发展的一条快速通道,也是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该路从神木出发,穿过万里的沙海,直抵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的延安,全长385公里。1998年上半年开工,2001年正式建成通车。有十一个参建单位上万名职工千军万马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展开一场铁路建设的大会战。中铁十一局五处神延项目经理部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斗严寒,战酷暑,始终坚持段局长“均衡生产,突破重点,确保铺架”的指示精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全线十一个参战单位中实现了“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合同工期第一”的目标。全体参战员工团结协作,奉献拼搏,以线下工程提前一个月,铺架迎接提前20天,铺通全线提前一个月的优异成绩,向陕北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们承建的神延铁路W8标段在子长县境内,全长10.53公里,隧道一座1170米,特大桥一座534米,大桥8座1915米,中桥一座76米,涵洞765延米,土石方87万m3,煤窑采空区钻孔64818米,灌浆78000m3,总投资9900万元,合同工期18个月。他们的管区贯穿陕北子长县全城区,拆迁量占神延线全线的五分之二,工期紧,任务重。为了在陕北革命老区、在荒漠的黄土高原上一展中铁十一局的风采,他们抱着“开工必优、全面创优”的方针,中标仅15天就调集各路精兵强将浩浩荡荡直赴工地。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是刺骨的寒风和白茫茫望不到边际的积雪,工地无水又无电,面对恶劣的环境,他们不等不靠,发扬延安精神,创造条件,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工期紧、拆迁任务大、外部环境差、菲迪克条款生疏等困难,迅速开展了以“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比效益、比文明施工”的劳动竞赛,决心在陕北打一场漂亮仗,创建跨世纪精品工程,建一座丰碑。

工程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高质量的精品工程,企业才有好的信誉,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凭信誉闯天下,占市场。神延铁路是他们参加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场战役,工程的成败不仅关系企业的信誉,更关乎企业的存亡。因此一开始他们就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四高”要求,把坐标定在争第一,创一流上。要创一流工程就得有一流的设备。为此,他们投入资金30.5万元,建立了全线第一流的试验室,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硬件保证。管段有桥墩台共91个,为保证浇注质量,他们投入150多万元购置了几十套整体模板,淘汰了可调式模板,使每根柱子达到了内实外美,颜色一致。为确保路基质量,他们又购置了核子密度仪等先进仪器,按IS09000系列标准与菲迪克条款夯实了创优基础。

要创造精品工程过程控制是关键。一开始他就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要求,制定了《W8标质量管理办法》、《W8标工程试验管理办法》、《技术管理细则》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定,以此作为各单位的行为规范和过程控制的准则。项目部与各公司、工区签订了创优协议,把质量目标和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按照职责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把个人利益与工程质量直接挂钩。从而大大增强了参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严字当头,科学管理。开赛以来,他们坚持做到达不到质量要求,工程师不签字,不验工计价,不拨付工程款。凡出现质量问题的坚决不护短,不迁就,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去年七月项目经理刘国建在检查时发现有一家涵洞墙身没有按两顺一丁施工,出现通缝,下午立即召开现场会,对其进行严肃批评,令其限期整改。通过强硬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质量创优工作。陕北的冬季特别冷,风沙大,施工环境极为恶劣。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钻孔桩的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坚决履行工前、工中、工后三查制度。对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现场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施工始终处在管理有序、高效有序的状态之中。数九严寒,平均气温都在零下15℃,隧道衬砌混凝土方量很大,拌合、运输、浇注,每个环节都不能有半点马虎,否则极易酿成质量事故。一次气温降至零下26℃,无法施工,隧道二公司经理吴翊发采取砂子、石子、水升温、棚子遮盖还达不到施工要求,便在零晨三点气温最低时发动大家把棉絮,火炉贡献出来用于保温,精心呵护,隧道工程终于达到了冬季施工防冻要求,质量得到了保证。

神延铁路是直接由铁道部管理中心管辖的项目,科技含量高,设计标准新。成败与否,将关系到他们能否拿到下一个工程,因此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黄土高原打隧道,在煤窑采空区修建特大桥,于他们是第一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加之气候恶劣,地形、地质复杂,施工条件艰苦,工期紧、标准高、难度大。这对他们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为确保工程万无一失,他狠抓技术攻关。图纸一到位,他们就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将制定的施工方案及时报给局处和建桥专家,听取多方意见。又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反复修改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完美。李家川特大桥全长534米,桩基全在煤窑采空区。钻桩不到7米,就遇上采空区,下面水流湍急。在没有经验和现成的技术供借鉴的情况下,他们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反复讨论,制定了抛填、护筒、浆砌等方案,用优质粘土、片石、碎石加入水泥直接封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节约资金90万元,还提高工效3—4倍。在桥墩立模加固方面采用钢脚带代替双排脚手架稳固模板,节约脚手架30多万元。

W8标段横子长县全城区,人员密集,拆迁量大。涉及村民300多户,面积达4万㎡,即有民房、学校,又有煤矿、油矿、三电等,为确保工程进度,他们成立了拆迁办,逐门逐户上门耐心细致地做老思想动员工作,不厌其烦地交待政策,用热情、用真诚和认真的工作姿态去感动拆迁户,从而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个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家庭幸福。一开工项目部就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级都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安全施工要求来做,加大安全检查工作力度,发现问题除严厉批评外还要罚款。由于他们制度严格,控制在前、预防在前,把小事当大事抓,把公事当私事办,严格要求,因此无论在大桥高空作业或是黄土隧道工程中,没发生一起等级事故,被处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安全质量进度受到神延总指领导、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领导的好评。

为了在18个月工期内打出铁道兵的军威,完成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项目经理刘国建向甲方承诺,一定要过五关斩六将,宁肯掉十斤肉,也要出精品争一流,向西部大开发献一份厚礼。在竞赛期间许多干部职工放弃休假,抛掉个人私事,没黑没明奋战在工地。去年十一月,项目部十几个人分了新房,但从分房、装修到搬迁没有一个人离开工地。当第一个百日竞赛一结束,他们又接着开展冬季百日大战活动,使竞赛活动高潮迭起。通过广大参战者的昼夜奋战,创下了大战二百天,完成产值7000万的奇迹,在充满传奇的陕北大地奏响了一曲高昂的铁军壮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0年9月23日,随着铺轨车一声长鸣,铺架机顺利通过W8标段各项指标均达到工程要求。对中铁十一局五处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神延总指十分满意,神延总指张梅指挥长带领全体甲方领导班子亲临现场对他们进行祝贺,这在神延线上尚属首例。张指挥长说:你们W8标段拆迁量全线第一,社会外部环境难度第一,铺架提前时间还是第一,这再一次证明了中铁十一局五处是一支有实力、有潜力,能征善战的过硬队伍。项目经理刘国建表示,W8标段大战初成,只能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不但能打好神延铁路这一仗,还有坚定的信心和实力,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中开拓拼搏,再创佳绩。

神延线W8标段线下工程已圆满完工,线上工程他们还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决心实现诺言,把精品工程留给陕北人民,为中铁十一局树一座丰碑。这是他们挺进西部的宣言,也是他们在西部大开发中向甲方的庄严承诺。中铁十一局这支铁路建设中的王牌之旅有实力有决心高扬精品工程的旗帜,在西部大开发中再创伟业,再现辉煌。

(黄永平 张广林 宫玺峰)

上篇:猫与狗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11/2000111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11/14/3418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