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鲁班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与上海中闻策划中心共同策划举办上海首届“鲁班网络杯十佳民工”评选活动,同月27日,通过有关新闻媒体发布了消息。
然而,一个多月来,中闻策划中心的具体承办员徐小姐等,按照“上海黄页”上的建筑单位名称,走访上百家建筑单位,却没有一个单位报名参选。
徐小姐介绍,这些单位之所以不报名,主要是由于,究竟什么样的人算作“民工”,还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另有一些公司认为,公司与外地籍工人仅仅存在经济关系而不承担管理职能,对经济关系之外的事自然不热心。
这次评选活动的夭折,除了“民工”定义不确切因素外,还包括另外一些原因,也就是没有人愿意出钱为只与自己存在经济关系的外地工人“树碑立传”。此次活动要求每推选一名候选人,用人单位须支付100元报名费,因而一些单位一开始便称“没有钱”。
上海市建筑工地上的60万建设大军中真的没有“民工”?看来,外来劳动者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被重视和承认。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