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是国家规定的供暖日。在咸阳西北橡胶厂、蔡家坡陕棉九厂、西北机器厂、虢镇渭阳柴油机厂等企业记者了解到,除了没有供暖管道的外,其余的采暖区都已于11月12日前后正式供暖。其中西北机器厂1940年建厂以来首次供暖,企业今年投资500万元进行供暖工程基建,9月份破土动土,一期工程涉及6万平方米住宅面积,现已完工。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预计年底完成,到时所有报名安装暖气的24栋旧楼住户都将欢欢喜喜过大年。
风雨潇潇,宝鸡虢镇的冬天显得格外寒冷。陕西机床厂蜷缩于虢镇一隅,没有一丝暖意,往年10月底前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暖气,今年却杳无踪迹。
原因何在?陕机厂厂办寄书记告诉记者“没钱。往年供暖用煤高达3000吨——4000吨,而今年由于资金缺口大,备用煤还不足300吨,仅够一星期用。企业为了让职工过好冬,四处筹资,预计供暖资金近期内可备足。”至于没能按国家规定时间供暖,寄书记说是因为到宝鸡采购的工业盐还未运回,回来后即可供暖。
据该厂设备动力公司李经理讲,今年为了供暖,在资金特别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花了6万元维修了锅炉,又于日前从沈阳购回一批设备零件,基本可以保证供暖设备正常运转。但因设备陈旧,所以1300多户不可能全部一次供暖,而采取分片轮换供暖法,除礼拜天全天供暖,工作日期间只保证晚上供。
据了解,陕机厂往年免费供暖,今年实行有偿收费,虽仅按成本费的四分之一收取,但一个采暖期200元左右的费用,对已拖欠工资达七个月的贫困家庭而言,可谓不小的支出。对此,陕机厂工会丁主席告诉记者,对真正困难的职工,他们进行摸底调查,实在无力支付采暖费的,会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不让一名职工冻着。
当记者将要离去时,听说10吨工业盐已运到,1小时后可保证供上暖,但愿如此。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