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海利
不知不觉生活在榆林已近二十个年头了,越来越对这方热土充满感情和眷恋。世纪交替的当口,在这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我们无时无处不感受到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榆林是一座美丽、古老、文明的城市。它始建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是古代边关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因古代边塞广种榆树而得名。它位于陕西最北部,与内蒙、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毗邻,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有着独特而悠久的历史。过去,人们一提起榆林,联想到的便是偏远、贫穷和落后。然而,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榆林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投资热点,越来越显示出它迷人的魅力。
1981年,185队人初来这里,城里只有一条不太繁华的街道和唯一商品比较齐全的百货大楼。当时,榆林气候寒冷,干燥风沙大,交通很不便利,人们生活并不富裕。一到冬天,成几个月大雪封城,人们闭门不出,新鲜蔬菜水果甚少,家家户户就用大缸储备一冬的酸白菜。伴着这些酸菜,围着生了大半年的火炉,人们度过冰天雪地漫长的冬季。
日月飞逝,沧桑变迁,在遥远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不曾想到,榆林还是个硕大无比的“聚宝盆”。这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举世瞩目沉睡了亿万年之久的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目前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储量为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还有丰富的石油、高岭土等,已经发现的矿产目前有八类四十余种。这些丰富的矿产,在造福百姓的同时,也为榆林创造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随着西部的大开发,我国煤炭工业战略的西移,榆林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注目的地方。
榆林又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名城,旅游的胜地。这里有三大奇观之一的镇北台;有万里长城第一书法宝库的红石峡;有明清古建筑特征的四合院:有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泥雕艺术、绘画艺术为一体的青云山:有含珠吐玉的黑龙潭,还有风貌独特的星明楼……。
如果你能在小城小住一段时间,不妨品尝一下榆林色香味醇,散发浓郁清香的地方风味小吃。初来乍到,听到满街吆喝的“羊杂碎”,不少人掩鼻躲得远远的,可是,只要你品尝一次,也许就已是回味无穷了。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体会。没曾想到,若干年后,羊杂碎已成为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顿丰盛早餐。沙芥、苦菜这些沙漠中独有的野菜,如今也已成为宾馆酒楼里的一道独具特色的小菜:还有色泽美观的拼三鲜,清热降温的黑粉,飘香酥脆的油旋,还有红枣、粉条、小米、南瓜子等等土特产……。
榆林的“水豆腐”名扬天下。榆林豆腐白嫩、细腻、营养丰富。据记载,城北有座造型端庄的梅花古楼,楼下便是驰名远近的“桃花水”源头——普惠泉。此水历经沙层渗滤,清澈晶亮,甘甜可口,据说,饮用此水可使人面嫩如桃花。这儿有一个豆腐巷,是最早用普惠泉水作豆腐的地方。这里的豆腐皮质细嫩,色泽白亮,软中有韧,老嫩适宜。相传,当年康熙来榆林时喜食菠菜烩豆腐并引入宫廷,从此榆林的豆腐名扬京师。如今,榆林的豆腐依旧一年四季供不应求,特别是逢年过节,还得排长队买豆腐,它已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用豆腐可以作出花色品种俱全的水煮豆腐、麻婆豆腐、小葱伴豆腐等等。更有甚者还做出了“豆腐宴”。
饮用桃花水的榆林姑娘宛若出水芙蓉。这儿的姑娘人美、身材美、而且心灵美,特别会持家过日子,这辈子男人如讨下榆林姑娘作媳妇,可真是好福气。走在大街小巷,满眼都是楚楚动人、美丽大方、衣着考究的姑娘。这儿流传着“别处的姑娘你莫看,要看姑娘榆林城里转”的歌谣。她们皮肤白嫩,个子高挑,杏眼含春,令不少外来男子倾心。地质队里就娶了不少这样的漂亮“婆姨”。曾有人说这儿的水养女不养男。随着榆林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传统女性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乡外漂亮妹子进城打工,从事纺织、服务、个体等业,一度曾使榆林城里的男女比例失调,找对象时女孩的绝对优势,竟难存在了。
榆林经济发展速度也是相当快的。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短短的十年时间,榆林的交通、能源、通讯设施建设发展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城市也旧貌换新颜。新街已投资数亿元扩建,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业大厦和网点,一派繁荣景象,招来了众多省内外的客商。几乎是一夜之间,温州扒鸡店遍布大街小巷,西安民生分店富丽堂皇,北京奥特公司商品更是琳琅满目……,越来越多的客商把眼光放在了榆林。
今年国家投资200多亿扩建榆林机场,为它插上腾飞的翅膀;将建成榆靖高速公路为它装上奔腾的轮子;将兴修李家梁水库使人们过上好日子;新建榆神矿要挖出地底的金子
榆林这块风水宝地,充满着希望和活力,有着不可抵挡的发展后劲,处处涌动着开发的热潮。二十一世纪经济全面腾飞的蓝图将由榆林人民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描绘。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新更美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