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记者节后说感想

2023年10月27日

文/邹积升

今年11月8日是记者节。这是新中国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等第一次过自己的节日。作为一个主任编辑,我当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记者。所以第一次过记者节,便比别人有更多的感慨。

从没有记者节到有记者节,应当说是对记者尊重的一种表现。但细细想想——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怕细想——设立记者节本身,恐怕又恰恰是同记者在社会上还不大受尊重有关。不少节日的设立,都是为了呼吁或提醒人们尊重、爱护那些应当受到尊重、爱护而恰恰尚未真正受到尊重、爱护的人,如儿童节、妇女节、护士节、教师节等。我想,记者节也正是这样。

过记者节很热闹,报纸发消息,电视台放录像,领导同志讲话慰问,对优秀记者进行表彰奖励,等等。但人们——至少是我——在读过这些消息,看过这些录像之后,留在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又常常不是这些热烈场面本身,因为这种宣传所烘托出的节日的热烈气氛更反衬出了其他时日的寂寞。我曾天真地对同事说,把记者节的一天改为一周或一个月多好。以便使尊重记者形成风气,而不是仅仅刮一阵风。当然,这种想法并不实际,因此也就止于想想而已。

在我的记忆里,“文革”前没有记者节,但那时的记者在社会上似乎也还受尊重。“文革”的结果几乎毁了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自然,也包括尊重记者这一崇高的人类感情。读书无用,耍笔杆子还有什么用?如今,写表扬稿还好说,若写批评稿件那可不是闹玩的,稍有一点差错或疏漏、就会有人兴师问罪。近年来,报纸上关于殴打、侮辱记者的现象时有披露,直到今年以来上述现象还在发生。如今年8月份的“长春电影节闭幕式上众记者遭遇追打”;再如10月15日浙江兰溪市原市委书记孔哲杀死浙江青年报女记者方筱萍,再如10月26日,陕西《今早报》实习记者张耀辉在采访现场被小公汽司乘人员暴打致伤,相机被砸坏,作践斯文,一至于此!令人对今日记者的社会地位仍不免心寒。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其实他们有苦难言。要传播新闻,服务社会,就要真正的尊重记者。这种尊重应当习以为风,而不只是在某一天热闹一番而已。

上篇:塞上明珠榆林
下篇:替王伦说句公道话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11/20/3420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