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几年,处在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县域经济并不发达的志丹、吴旗两县,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在政务公开中,充分发挥工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从而激活了工会工作和工会建议,基层普遍建强配硬工会班子,把基层工会委员会的牌子堂堂正正地挂在机关、学校、医院及乡镇政府门前,使工会牌子红遍城乡。
志丹、吴旗两县在进行政务公开的探索和尝试中,都建立了政务公开民主评议大会和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建立县、乡党政机关和企业单位职代会制度,推行政务公开,这给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志丹县委县政府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有工会组织的要求,调整县总工会及乡镇工会班子,同时在原有61个工会组织的基础上,经过整改、组建,在全县职工集中的单位、行业已建工会组织241个。吴旗县先后组建了14个系统的工会和一个个体私营经济工会联合会,选配了16名政治素质高的年轻干部担任专职工会主席。全县32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建会率为100%,职工总数达7567人。
两县在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的同时,还要求工会达到“七有一建好”,即有工会牌子、有工会主席和干事、有办公地点、有工作经费、有目标责任书、有公开栏、有举报箱,建好一个职工之家。工会组织的加强,有力地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通过工会组织这个桥梁和纽带,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参与政务公开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与预防腐败的系统工程,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化。据了解,延安市委市政府、市总工会也正在推广两县的做法和经验,全面推动建会工作的开展。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