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对干部的培养常常实行的是下派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方法,这当然有一定好处,也收到了相应效果。但此做法也有一定局限性甚或弊端。这就是对出了校门即进省市政府机关任公务员或到企事业当干部的人来说,客观上就缺了从百姓到干部、从民到官这样一个个“台阶”式的循序渐进的最基础性锻炼。
据悉,在意大利不管你多么亲近和富有,要想日后有所作为,即使子承父业,也必须在工人的岗位上从最底层的具体工作干起,然后一个一个台阶过渡,直到经过各级锻练有了经历和经验。贵州的罗甸县采取选派政府局科长和乡镇长隐去原身份“沉”到浙江温州的民企、私企里,从做苦力开始进行“打工培训”,让“官”当“民”的方法进行锻练,收到了良好效果。
而我们目前采取的锻炼方式,仍然是从上级机关到下级机关,从大机关到小机关式的“下”在机关、浮在面上的锻炼,却很少有“下”到村组或到企业的班组当“民、工”(这与大学生毕业实习不同)锻炼的。这对那些为了锻炼而锻炼者来说,只不过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在表面上“镀”了层“金”罢了。愚以为,有必要让有抱负的年轻干部去当一段时间的工人或农民,在“民”的岗位上体验锻炼一下,想必会获得在“官”的岗位得不到的收益。如此,对干部经受锻炼、接受考验,肯定有好处。 ■魏俊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