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无情、绝情”,西北橡胶总厂借鉴“凌云”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创出了一条富有西橡特色的“三情”管理新路。
西橡是国家“二五”期间布局在西北地区的大型国防橡胶制品加工企业。40多年来,为我国国防事业及重大建设项目作出了卓越贡献。进入市场经济后,西橡由于留利少,缺乏投入及内部管理落后等因素影响,到1997年底,企业亏损额高达4700多万元,陷入困境。
1998年初,以黄建华为代表的新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全体出动武汉“凌云”集团,取经求宝。武汉一行西橡人最大的收获便是:悟出了“三情”管理的思路。
说起“三情”,总结为三句话即“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西橡人将此作为治厂的法宝,三年来各项政策制度无不围绕“三情”展开。
在西橡厂办公楼大厅竖立的一面三年解困倒计时牌上,“精于借势
勇于改革 善于经营 情系群众”的口号犹其醒目;厂长黄建华将“关心职工热点”作为全厂六项主要工作之一;领导班子确定的三年奋斗目标中“职工生活得以改善”即列其中;领导干部“五带头”中即有一条提出“带头关心群众疾苦”。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西橡厂党委、工会共为困难、特困职工补助1311人次,看望住院职工1142人次,帮助110多名职工妥善办理后事,为400多名职工办理了“安康互助保险”;为了解决职工住房,企业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去年完成5栋安居楼,今年又盖5栋,明年还将盖3栋;工会领导帮助支持广大职工群众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先后成立了11个以自娱自乐为主的协会……难怪许多职工都说“西橡的人情味特别浓”,体现了“有情的领导”。
管理是企业脱困扭亏的关键环节。三年来,西橡厂狠抓基础管理:在加强成本管理方面,坚持“四个到位”(指标到位、进度落实到位、责任人到位、奖罚考核到位),使成本管理日趋规范;产品质量方面,从原始工艺记录到包装入库,从严格执行工艺到美化产品外观,各环节都有人管;对水、电、煤气也实行供应、管理、收费“一条龙”;此外,在原材料消耗、机动工作、现场管理、安全环保等诸多方面也实行规范化管理,不循私情,近乎“无情”。
到目前,西橡厂综合处罚细则达118条,基本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全厂试行的18分考核办法深得人心,其作法是将一些违规违纪行为,按性质、程度和产生后果分为三类,根据类别累计加分,制定时效期,实行滚动计算。在时效期内,按违纪累计分值给予警告、记过、下岗待业、解除劳动合同等不同处分,制度可谓“绝情”。仅去年一年,通过动态管理、量化考核、尾数淘汰等手段,使数名中层干部离职。
“有情的领导”情系群众关心职工,融入人本思想;“无情的管理”体现了科学管理的系统性、严格性、程序性;“绝情的制度”使管理更加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违规必究。正是这种先进的管理手段,使西橡厂三年解困第一年养精蓄锐、第二年有所好转、第三年摆脱困境的“三步走”策略,提前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