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建起工会,我省心多了,和工人的距离也大大拉近。”提起私营企业建工会,咸阳西秦橡胶工业公司老板姚明通感受颇深。
其实去年下半年区工会动员姚明通成立工会时,他心里并不情愿。老姚心说,现在私人挣个钱很不容易,麻烦多得很,三天两头有人伸手,成立工会,又是变着法子要钱呢。秦都区工会主席杨颜月多次找他,给他讲道理,做工作,最终使他感到,成立工会对企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在企业建起了工会。
经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工会主席张建甲,曾在大企业担任过多年的基层分会主席,对工会工作十分在行。工会一成立,他就组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针对职工提出的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职工文化技术素质等建议,与姚明通共同协商改进办法,制定了车间规章制度、工作岗位职责,并且全部上墙。组织工人在生产不太忙时请技术人员讲课,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提高工人的技能,企业效益大大提高。
企业效益的提高,使姚明通感受到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而使他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工人们从躲着他、怕见他到愿意与他交流了,这中间的“桥”,则是工会架的。
工会成立后,工人们有什么问题都去找主席,张主席向姚明通反映后,能解决的,他立马解决。乾县来的炼胶工王超,活干得不错,但不太吭声,老姚一直把干了一年的王超当学徒,张主席将此反映给老姚,老姚赶紧把工资给王超涨了上去。炼胶工小杜在干活时不小心把脚创了个深口子,张主席找到老姚,说上班时间发生的事,单位要承担一切医疗费用及休假工资,老姚认为有道理,痛快地采纳了……这样一来,工人们有话愿意对他说了。姚明通说,这一变化,产生的显著效果是:“过去出了废品查不出人,现在是出了废品工人主动站出来承认;过去我外出总是担心生产出问题,怕工人们打架,怕给我胡浪费,现在我完全没有了这种担心。”
老板有老板的感受,工人们心里更有鲜明的对照。
硫化工张小芹和另一女工告诉记者:“没成立工会时,我们干多干少拿的是死工资,工会成立后,我们是多劳多得,有了干劲;过去没有工作服,工会成立后给我们争取,发了工作服和劳保用品;过去只是过年给我们发一点福利,现在不论大小节日,都发福利,还组织我们出去春游,买来乒乓球、哑铃、象棋等活动用品。老板对工人好了,工人也好好干了,厂子越来越好,工资月月能按时拿到手。”说到这里,两个女工道出发生在她们身边的事。他们厂一个工人在这儿每月拿600元,别人给他推荐了另一家私营企业,说“每月给他700元,他去了,结果干了半年,没拿到一分钱工资。他们那儿没有工会,没人管他这事。”
“厂里有了工会,真好!”两位女工由衷地说。
本报记者 杨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