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苹果一个5元,大红枣一个5角。这是笔者11月份在海口市参加’2000(海口)全国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上的所见所闻。近日,笔者又对西安市场上南方的热带水果行情进行了了解:火龙果每公斤18元左右、在海南6元左右,杨桃每公斤20元左右、在海南8元左右,芒果每公斤20元左右,在海南9元左右。南北水果产销两地价格悬殊,给人以深刻的反思,为什么苹果在产地烂如泥,每斤卖8分,海口一个却卖5元呢;为什么南方的水果在北方价格那么昂贵呢。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并走访了有关人士,结果发现水果市场过剩之中有短缺,潜在需求待开发。
物以稀为贵
北方的水果在海南之所以贵,主要是海南市场上缺货。在这次“冬交会”上,苹果、大枣仅有陕西展团一家陈列,许多客商和参观者看到陕西的套袋大红苹果和特大红枣感到稀罕,怎么这么大、这么红。一位香港客商意要出5元买一个鲜红的苹果作纪念,还有许多参观者从观了海口市一些农贸市场,发现北方水果如苹果、酥梨、大枣等很少,偶然看到一些,也是品质很差,吸引力不大。与此同时,南方的水果在我们北方也是大城市的大集贸市场的精品店才有,价格也非常昂贵,一般老百姓消费不起。这便形成了本来就很普通的水果,在异未见过苹果和大枣,要出高价购买尝一尝。会期,我们还参地成了“贵族”食用品。
市场潜力巨大
南北水果普遍存在产地供大于求、价格低廉,而异地因稀少价格昂贵,这充分说明水果市场过剩之中有短缺,看来南果北调、北果南下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比如,在海南许多人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北方的水果,很想尝一尝,这就说明北方水果没有进入海南人的食用习惯。而在我们北方,许多人也没有见过、更没有吃过热带水果,偶而吃上一些,也只不过是尝尝,根本没有把热带水果作为绿色食品经常食用。因此,把北方的优质水果如苹果、大枣、酥梨、猕猴桃等运往海南,并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了解北方水果口感香甜等特点及对人体的益处。海南市场的需求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海南每人每年消费苹果10公斤,那每年大约有7000万公斤的市场潜力;大枣每人每年消费1公斤,每年大约有700万公斤的市场潜力。同时,把热带水果大量运往北方,使其价格接近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并且普及到城乡市场,市场需求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南北开发一箭双雕
从以上分析看,开发南北水果市场,在互调互补上作文章商机无限,真可谓是一箭双雕。同时也能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那么,如何开发南北水果市场呢,笔者通过深入海口和西安等市场的调查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拓。
首先,要转变观念,克服贪大求洋,舍近求远的思想。目前,许多人认为农产品销售国内市场供过于求,一味地盯着国际市场,却忽略了我国的南果北调、北果南调市场的巨大潜力。在这次“冬交会”上,陕西省糖果公司、宁强县供销社等企业看到海南铁路运输不通,南北水果互调困难中潜存的商机,他们抓住这一机会与海口市三原商行和广西柳州市土产公司、越南胡志明市客商等达成把北方水果运往海南等地,把热带水果运往北方西安市场的双向联合营销合同,将会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第二,抓住机遇,开发潜在商机,在南北水果互调互补上作文章。尽管目前海南与内陆运输不便,但如果双向运销价格就会降下来。在这次“冬交会”上,陕西省供销社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各地市供销社把陕西的苹果、猕猴桃、酥梨、红枣等推向了海南市场,会上已经达成各种经营项目6个,数量595吨,金额223万元。特别是省糖果公司、西安市果品批发部与海南国际中环工贸(集团)公司等单位达成了600亩土地承包意向,拟建热带果园基地,种植芒果、火龙果及花卉等热带产品。同时还拟在海南、西安互设窗口,开展联合经营等,这不失为明智之举。
第三,莫求暴利,薄利多销。南北水果产销两地形成价格悬殊,销售面窄,也有商家人为囤积居奇的因素。比如西安市场销售的海南杨桃,论件或论个卖(一件150元,一个5元),老百姓谁消费得起。咱北方的苹果在海南别说一个5元,一个1元也有赚头。实际上,高价暴利销售,只能抑制消费,使消费者望而生畏。如果把价位定在商家既有利可图,普通消费者也能消费得起的程度上,相信北方的水果在海南绝对有销路,热带水果在北方定有市场。 (王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