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西安市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达68万,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0.03%,65岁及以上老年人49.6万,占全市人口7.03%。按国际通用标准,西安市已步入老龄化城市。扑面而来的老龄化社会,的确令方方面面有些措手不及,由于缺乏超前意识,使得银发市场开发显得捉襟见肘,表现在满足老年需求的衣、食、住、行、用、服务等各个方面。
穿戴方面:中老年穿着用品长期属于盲区。在西安市几家大服装店,适宜中青年人穿着特点的服装品种琳琅满目,款式标新立异,可适合老年人穿的只限于那些款式设计陈旧、色调灰暗的“老古董”,这同当今迅猛发展的时装市场很不谐调。
饮食方面:供老年人食用的食品品种虽多,但多局限于疗效保健型,真正能够满足老年人日常饮食习惯要求、健康营养需求的食品不足,可挖掘的市场潜力巨大。
住房方面:据西安市莲湖区拆迁办汪先生介绍,我国老年福利设施,大都建于50年代,属救济供养性质,主要面向“五保户”。如今“家庭空巢化”现象普遍,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社会化养老已成大势所趋,然而西安市的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的房建工程却显滞后。
娱乐方面:目前西安市供老年人文化娱乐多限于老年学校和老年文化活动站,而缺乏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棋牌社、书画院、读书室、钓鱼俱乐部等场所。实际上,老年人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力量,然而不少旅行社认为老年人麻烦,于是热衷于形式多样的情侣游、三口游、蜜月游等,惟独不注重老年游,这绝对是一大失策。
用的方面:放眼市场,很少有生产老年用品的知名企业、经营老年用品的知名商店,也缺乏老年用品的知名品牌。面向老年人的美容、化妆品极为罕见,能给老年人生活提供安全方便的产品,市场上很难找到。西安民生百货大厦王小姐分析,老年用品难成气候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厂商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认为老年人购买力不强,这确实是观念方面的一大误区。
服务方面:随着“家庭空巢化”的到来,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各项服务市场前景广阔,比如为高龄老人提供家庭护理、家庭修缮、疾病照料以及用品修理的家政服务业,比如心理咨询、精神抚慰等满足老年人特殊心理需要的咨询服务业。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不可回避的现状,它为老年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可以预见,老年产业将成为21世纪国民经济中的主要产业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趁火打劫,产业界何去何从,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些都有待于社会各界和有关专家学者的仔细思量。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