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送温暖”时候了。这一活动尽管无法从根本上“救穷”,但对某些连年也过不去的困难职工来说,可谓雪中送炭,倍暖人心。同时,这一活动,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及其上级工会对职工的关爱之情,有助于企业和广大职工振奋精神,艰苦奋斗,加快脱贫脱困的步伐。如是,好事须办好。
根据以往经验,笔者认为要办好这件好事,其一基层工会要摸清底子,做过细的工作。比如救济对象不能只听一面之辞,或想当然。要全面掌握,统盘考虑,认真比较,大体平衡,把那些确属困难急需救济的职工名单整理好,免得到时候心中无数,临时凑数。这种情况往年发生过,上边“送温暖”的同志已经来到厂里,企业有关领导与工会主席才紧急碰头商定救济慰问对象。发生这一问题,主要在于对“送温暖”活动认识不到位,缺乏工作责任心。其二,少点“作秀”,多点真情。个别上级部门到困难职工家中进行慰问时,又是录像,又是拍照,记者跟了一大群,声势很大,引来围观者甚众。当然,必要的宣传还是可以搞的,但亦应适度。依笔者陋识,“送温暖”活动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慰问和倾听职工呼声、建议上为好。即便匆忙了点,在“送温暖”过程中,顺便做做思想疏导工作,听听群众想法,或搞点工作调查,总还是有时间的。毕竞开展“送温暖”活动,旨在为职工分忧解难,理顺人心,加强上下沟通,而不是其它。如是,在为困难职工送上物质“温暖”之时,再添一把精神之火,岂不更好!
■南山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