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打假牵动民心的话题

——几起打假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

2023年10月27日

10月26日,国务院召开电话会议,一声号令,全国各地掀起一次联合打假的高潮。据统计,截至11月底,我省各地、市、各执法部门出动23867人次,查处假冒伪劣案件1014起,查处假冒伪劣产品标值总额9619万元,捣毁制假冒伪劣产品窝点161个,案件70起,大要案24起,其中潼关加油站售伪劣汽柴油案、西安的玫瑰电子城暴力抗法案等在全国都挂上了号。

人们不禁要问:年年打假,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屡打不绝?为什么有人公开对抗打假?尤其是暴力抗法和利用职权逃避打假等等,从记者采访的几次打假活动中可以看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当地政府为何不管

11月27日,由副省长巩德顺坐镇指挥,专项打假小组率武警190名出击潼关、华阴两地,共捣毁成规模的土炼油厂10处,土炼油炉110座,缴获土炼油440吨,扣留涉嫌人员48人。

11月28日,由西安市技术监督局等单位组成的150多人打假联合行动队,到长安县王寺镇依法关停取缔该地38家无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建筑用钢材的小轧钢厂,拆除电炉26座,冷床38台,轧辊机38台。查封坯料65吨,热轧带助钢筋200多吨、圆钢60吨,总价值6000万元。

据了解,华阳、潼关这一地区生产土炼油和长安县的非法小轧钢厂,其生产已不是几天、几个月,有段“历史”了。从生产、销售都自成体系,严重污染环境不说,还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扰乱了石油、钢材市场价格。这些事,当地政府都知道,也清楚。自己鼻子下面发生的事,不但不管,不制止,还任其发展,其背后就是个“利”字作怪。去华阴捣毁土炼油厂前,严加保密,记者都不知道详细地点。可车到了当地,多处道路被挖断,不少造假者早已逃之夭夭。打假是政府组织的,造假者怎能知道呢?

“放心单位”难以放心

一些造假售假者为了生存,又常常采用各种手法,披着合法经营的外衣,有的还混上了“无假无劣购物放心单位”的招牌,欺骗性更大,制假售假更加猖獗。

11月24日,记者随西安市碑林工商局对雁塔路电子一条街实施“高科技打假”。工作人员发现西安三太公司经销的计算机6块主板均为三无产品。令人不解的是,该公司竟挂着碑林区某行政单位授予的“无假无劣购物放心单位”和“免检证”等匾牌。在西安瑞力公司查处20块硬盘也是三无产品,该公司也同样被授予“无假无劣购物放心单位”的荣誉。使人不由产生疑问,这些行政部门与售假者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

送货上门也有假

送货上门,验货合格。没想到后面送来的大批货物掺杂使假。陕西八方公司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12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打击掺杂使假,规范棉花市场的紧急通知后,省技术监督局根据举报,于当天赶到咸阳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查获锯齿成包棉12批,重量168吨,总价值176万多元。并确认有57吨棉花属于掺假棉,这些棉花中有化纤、纺织废棉、线头棉、短绒夹层等,掺假手段极为恶劣,其余的100余吨正在检查中。这是从河南某地一家供销社棉花加工厂进的货。

可该公司购买假货,也是防不胜防,造假者无孔不钻,虽说公司还没付给对方购货款,但造假者却给八方公司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就连一些职工也在质问公司:一次购进大批量掺假棉花,购货人咋把的关?

综上所述,打假是项长期、繁杂、艰巨的斗争,记者从参与的多次打假事件中发现:一些造假猖獗的地方都受到当地政府的庇护。执法部门去打假,要先与当地政府协商才行,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单位则利用手中的特权,不但为贩假走私者提供方便,还设法阻挠打假,这些事在我省已发生多起,有的还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关注。因此打假绝非是对产品的打假,更深层次的在于打官僚主义、打腐败行为、打特权思想。

打假,任重!

打假,道远!

本报记者柳江河

上篇:没有了
下篇:多设“单项奖”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12/18/3430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