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8日《维权热线来电》栏目刊登了《不在子校就读 学费只收不退》一文。
12月5日,记者赴咸阳走访了二厂子校校长及教育中心主任。安广录校长称,由于无序竞争导致生源大战,单咸阳人民路就有14所高中为邻。为了保证生源水平,二厂子校设立重点班,至于学生家长所反映的实验班根本不存在。今年6月3日进行了招生考试,拟招50名。在家长自愿的前提下,46名家长分别向学校交了预收学费600元。待开学之后,却有12名学生没打招呼转学,给学校造成一定损失,且打破了教学计划,这钱不能退。西北国棉二厂教育中心主任李振云则说,预收学费是不符合规定,但这是企教不得不采用的土政策。已预订的名额不如时上学,似有违约之嫌,预交学费不能退。且回答说,如果12名学生回到本校,学费将仍顶数。 ■本报记者 宋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