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经常可发生这类现象:面对“闲言”,我们有些干部“装聋作哑”,对“闲言”充耳不闻,甚至麻木不仁,搞冷处理。其实,“闲言”是群众不满的信号。“闲言”采取什么态度,表面看是一个人的修养、境界问题,实质上是对群众的感情、态度问题,也是检验真假公仆的试金石。时下,有些干部视挑毛病者为“刁民”,把“闲话”看成是对自己的不恭,甚至错误地认为它是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其根子是党性不强、心中无群众的表现。
“闲言”是面镜子,透过它能使我们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误,并加以纠正。可惜,这些年一些人不常照这面镜子了,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法宝”给丢了。有些干部热衷搞自我表扬,习惯了听顺耳恭维之言,对逆耳的忠告听不进。即使有时迫不得已批评自己,也是轻描淡写地放放“空炮”,由于耳边整天充斥着肉麻的吹棒,一些领导干部便飘飘然,放松警惕,结果病入膏盲却昏然不知,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忠言逆耳利于行,“闲言”虽不悦耳,却能“祛病消毒”。在这个世界上不犯错的人几乎没有。靠什么来减少失误,避免错误?自省是最好的武器。这就需要各级干部养成严以律己、广纳诤言的好习惯,把群众的情绪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善于从“闲言”中发现自己工作、生活和品行上的不足,从而“对症下药”,不断修正错误,改进工作,完善自我,以求得群众的谅解和信任。 (许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