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治理“漏斗”和“喇叭”

2023年10月27日

如今,在一些地方有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某些干部在向下贯彻政策时,手里拿着“漏斗”在工作。比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常常被漏掉了。而在向上汇报政绩时,手里又换成了“喇叭”。比如人均纯收入、企业总产值等指标,能夸大的就夸大,能掺假的就掺假。这便是“漏斗与喇叭”现象。

“漏斗”与“喇叭”现象危害是明显的。一是人为地造成党的政策被截留或大打折扣,使党的政策难以贯彻,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助长了“数字出官”和“官出数字”等腐败风气,激化党群、干群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三是严重影响了上级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而决策的失误将会给一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

显而易见,治理“漏斗”和“喇叭”现象是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工作实效的关键。一方面,要把好用人关,把那些有真才实学、能真抓实干、愿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另一方面,要把好监督关。加强纪律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使那些欺上瞒下的人无立足之地。唯有如此,才能使“漏斗”与“喇叭”现象得到根本治理。

(晓理)

上篇:西安劳动信息台全天为求职者服务
下篇:提高工会自身魅力是根本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12/2000122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12/21/34322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