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企业非法收取押金为何屡禁不止

2023年10月27日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一些企业对劳动者非法收取押金其猖獗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其押金的数量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有的企业对一个业务员收取的押金甚至达到万元以上。这种非法收取押金的现象,从国企到私企、从外企到集体企业几乎都存在,其存在的先决条件并不在于企业的性质,而在于企业所从事的产业,一般从事商品零售的商场、超市都有这种现象,还有一些从事生产的私企也存在这种现象。据调查,西安市大多数商场、超市都收取押金,不过,他们有的把这不叫押金而变个名称为“工作保证金”。

国家有关部委于1994年就下发了有关禁止企业向员工收取押金的《通知》,但6年过去了,却并未起到所应起到的作用。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种非法现象的生命力如此旺盛且发展得如此“壮大”呢?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给这种现象提供了生存空间,也是其存在的根本原因。许多打工者都认为,现在工作太难找,你不交钱,人家就不要你。有一家空调城的老板公然声称:“我们公司规定:谁不交押金,谁就下岗。”于是众多的求职者除了在工作能力上竞争以外,又不得不四处筹措资金,展开在最短的时间交足押金的时间上的竞争。

西安几十万打工者,

大批的下岗工人以及众多的涌出校门的大中专学生,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而此刻的老板们挑肥拣瘦,既招徕了人才,又获得了暂缓企业困难的周转资金,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还有些企业,由于经济实力较差,无能力引进新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只能采取收取押金制约员工的下下策。

求职者对这方面不在意或者根本不知道是违法行为,也给了此种现象留下了存活的机会。企业有的员工知道此种做法是违法行为,但他们认为企业答应给退的,所以不必担心。还有的认为,现在的企业都在收,可能也是合法的吧。更有甚者说收取自己的不是押金而是工作保证金。

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睁只眼闭只眼”的工作态度放纵了此种现象不断蔓延。许多劳动部门都知道现在许多企业存在着此种现象,但他们采取的却是“民不诉、官不究”的工作态度,而劳动者则担心被“炒”,也不敢向有关部门反映,因此许多违法企业至今仍得不到处理。有些劳动部门想动手,但面对有些企业后面强大的靠山,只好望而却步。还有些劳动部门是事务繁忙而人力不足,根本无暇顾及此种“小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于近日出台并实施,其中第十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禁止向求职者收取押金、工作保证金;并在第三十四条列举了有关处罚措施的规定。看来企业非法收取押金现象的灭绝已为期不远,这同时也是广大劳动者的热切愿望,不过这个愿望的实现除了劳动部门的加强力度外,还需要广大劳动者的鼎力合作与支持。同时,记者急切呼吁广大劳动者和有关部门能够尽快重视起来,极早灭绝这种非法现象。

■本报记者 邰荣军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12/25/34337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