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位下岗的年轻煤矿职工,从拣破烂、贩蔬菜起家,发展成为拥有600万元资产的四个企业的私营老板。

杨明生:永不言败

2023年10月27日

“真了不起!”在铜川矿区,不少人用这4个字评价下岗职工杨明生。他的确了不起,从一个捡破烂的下岗煤矿职工,到开出租车,通过多年“滚动”发展,成为拥有4个企业、注册资金600万元的私营老板,他安排的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就达150人。

32岁的杨明生没有百万富翁的“牛气”,身上还是矿山人的朴实劲,不过多了几分深沉。他说:“几年的艰辛经历告诉我,谁是命运的主宰?只有自己,只有永不言败,命运就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那是1996年,这位井下工人的儿子被列入下岗的行列,离开了他原先工作的徐家沟煤矿服务公司机电维修队。这年冬天,他带着几十块钱来到铜川市区,走街串户收啤酒瓶,拾塑料制品,再到收购站交售,一天最多能赚七八元钱。由于捡破烂的人太多,后来他又改行当菜贩子,每天早上天不明从三原、富平等地拉一车菜,在市场上挤个摊位叫卖。慢慢地有了积蓄,他就买了一辆车跑出租。靠多年的奋斗和发展,从1998年底开始,他在铜川先后创办起金典材料批发商城、金典装饰工程公司、愚公美食娱乐有限责任公司、东山阳天然食府有限责任公司四个经营实体。

问到他成功的奥秘时,这位老总又从他下岗的切身感受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我过去文化程度不高,经过下岗的痛苦创伤和艰难经历之后,对知识和文化有一种超常的渴望。我越来越发现,文化水平的局限必将影响一个人的发展,无知识的人是办不了企业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一有空闲,杨明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书。就连当年收啤酒瓶、贩蔬菜的间隙,他也是手不释卷。在跑出租期间,他还报名上了市上的企业管理大专班。长期的刻苦自学使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今日的杨明生已远远不是腰缠万贯了,但煤矿工家庭的熏陶和矿山工作的经历,使他仍对矿山对煤城的父老和职工们充满深情。他把企业的宗旨定为:“以诚信谋求发展,以产业回报桑梓。”近年来,他先后给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捐款1万多元,还赡养老红军遗孀一人,五保户老人一人,去年又收养了一名孤儿。杨明生最近表示,今年春节他将拿出3万元买成面粉,送给矿区生活困难的职工。 (明烛)

上篇:“廉政台历”好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0/12/2000122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0-12/28/34351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